时间: 2025-05-02 12:1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16
华林仙野近南昌,闻说幽奇景异常。
竹翠松寒笼药圃,水清山秀绕书堂。
词登科第名尤振,恩表门闾道愈光。
我恨方为簪组累,莫同吟啸白云房。
华林仙境离南昌不远,听说这里的风景幽静奇特。
翠绿的竹子和寒冷的松树环绕着药圃,清澈的水流和秀美的山环绕着书院。
我在科举中名声显赫,恩惠更使得家门光彩照人。
我痛恨如今被功名束缚,无法与白云高歌共鸣。
冯起,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为文人,他在诗歌和科举中表现出色,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功名的思考。
此诗写于南昌的华林书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的苦恼,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描绘华林书院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学术追求的向往与对功名的无奈。前两句以景入诗,展现了华林的优美环境,竹子、松树、清水、秀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氛围。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虽在科举中名列前茅,但却因功名利禄而感到束缚,无法与自然融为一体,心中充满惋惜与失落。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华林的自然美景与个人的功名羁绊,表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反映了追求自由与内心的挣扎。
诗中提到的“华林”是指什么?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人希望与什么境界相融合?
冯起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但冯起更强调了功名的束缚,而陶渊明则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