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36
原文展示:
多病深知志术荒,中年苦复厌文章。欲图天地相终始,肯与时人较短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长期患病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志向和技艺已经荒废,中年时期又感到痛苦并厌倦了写作。我渴望能够与天地共存亡,怎会愿意与当代人比较谁更优秀。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浙江绍兴人。他以忠诚和刚直著称,因反对朱棣(后来的明成祖)篡位而被杀。他的作品多表现忠诚、节操和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方孝孺在中年时期对自身志向和技艺荒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世俗比较的厌倦,表达了他渴望与天地共存亡的崇高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方孝孺在中年时期的内心感受。首句“多病深知志术荒”直接点出了长期患病导致的志向和技艺的荒废,这种自我认知是痛苦而深刻的。第二句“中年苦复厌文章”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痛苦,表明他对写作的厌倦。后两句“欲图天地相终始,肯与时人较短长”则展现了他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不愿意与当代人比较,而是渴望与天地共存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体现了方孝孺的文学才华和崇高的人格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方孝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B. 对写作的厌倦 C. 对疾病的恐惧 D. 对志向的坚定 答案:B
诗中的“欲图天地相终始”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比较的厌倦 B. 对天地共存亡的渴望 C. 对疾病的恐惧 D. 对志向的坚定 答案:B
方孝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