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到任泾州寄长安府学诸先辈

《到任泾州寄长安府学诸先辈》

时间: 2025-05-04 00:49:19

诗句

半载秦川令始行,论文犹未款群英。

横戈且趁從军乐,不及期年待政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9:19

原文展示:

《到任泾州寄长安府学诸先辈》
作者: 夏竦 〔宋代〕

半载秦川令始行,
论文犹未款群英。
横戈且趁從军乐,
不及期年待政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我在秦川任职已经半年,但关于论文的事情仍未与众多英才见面。如今我正准备放下武器,去享受从军的乐趣,等到政务完成后再说。


注释:

  • 半载:指半年。
  • 秦川:指秦州地区,即今甘肃省一带。
  • 论文:指与同僚讨论的学问和文章。
  • :指恭敬地拜见或会见。
  • 群英:指优秀的人才。
  • 横戈:意为放下武器,停战。
  • :意为趁着,借此机会。
  • 從军乐:指从军的乐趣。
  • 不及:指来不及。
  • 期年:指一年的时间。
  • 政成:指政务完成。

典故解析:

  • 秦川:自古以来,秦川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涉及历史上的秦国等古代王朝。
  • 横戈:古人常用武器象征权力与地位,放下武器则意味着放下争斗,追求内心的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生卒年不详),字子实,号石泉,宋代诗人,出生于唐末。夏竦以诗才闻名,尤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慨与时代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职泾州的初期,表达了他对政治事务的无奈与对学问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期待与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形式上看,采用了四联五言的格律,简洁而富有韵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泾州任职的感受,展现了对学问的追求与政治的无奈。前两句交代了他在秦川任职的时间及相关事务,表达了他对文才的渴望和对不遇的无奈;后两句则转向思考,表明他宁愿暂时放下政务、享受从军的乐趣,而不再焦虑于政务的完成。这种心理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选择。

全诗的情感基调相对沉重,但又带有一丝豁达,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实的妥协。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思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载秦川令始行:我在秦州任职已经半年。
  2. 论文犹未款群英:但关于论文的事情仍未与众多英才见面。
  3. 横戈且趁從军乐:如今我正准备放下武器,去享受从军的乐趣。
  4. 不及期年待政成:等到政务完成后再说。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半载”与“不及”,形成了一种对比。
  • 象征:横戈象征着放下武器,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文人面对现实压力时的心态,表现出对学问的追求与对政治事务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川:象征着古代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 横戈:象征着放下斗争,追求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夏竦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的“横戈”指什么?
    A. 继续战斗
    B. 放下武器
    C. 进行谈判
    D. 规划未来

  3. 诗中提到的“群英”是指什么?
    A. 众多的士兵
    B. 优秀的人才
    C. 政府官员
    D. 诗人同道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夏竦和王之涣的诗,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赵苇江与东嘉诗社诸君游一日携吟卷见过一语 访旧 晚春 题周仁甫古香堂二首 送张子孟 渔父(四首) 渔父词四首 其三 次韵谷口郑东子见寄 感寓三首 其三 湖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视如敝屣 釆字旁的字 誉不绝口 仪静体闲 米字旁的字 农用 暗中盘算 包含颉的词语有哪些 露头角 响马 止字旁的字 薛夜来 鬯字旁的字 劫数难逃 撩蜂剔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