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6:07
崇胜寺
作者: 夏竦 〔宋代〕
山当庐阜五峰边,
地占侯谿好习禅。
杳蔼峰峦云蔽日,
参差楼殿瓦生烟。
僧房宿鸟栖帘外,
客馆鸣泉过枕前。
但可登临间访古,
西来无法与人传。
这首诗描绘了崇胜寺的优美自然环境和宁静氛围。寺庙坐落在五座山峰之间,地势占据了适合修禅的侯溪。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隐约可见,寺庙的楼阁和殿宇之间,烟雾缭绕。僧人的房舍旁边栖息着鸟儿,客栈的泉水潺潺流过枕边。虽然可以在这里登高望古,但来自西方的高深禅理却无法向人传授。
夏竦,宋代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通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崇胜寺》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作者在崇胜寺游览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优美,也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崇胜寺》是一首描写崇胜寺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幽静与雅致。开头两句描绘了崇胜寺的地理位置,五峰环绕,恰似一幅山水画,给人以宁静之感。接下来的几句通过云雾、烟霭、鸟鸣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鲜活而生动的氛围,读者仿佛能听到泉水的潺潺声,看到鸟儿在窗外栖息。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高深禅理的思考。虽然可以在此地登高访古,但真正的智慧和哲理却难以传达,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智慧的思索以及对传承的无奈。
整首诗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佛教哲学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禅理的思索以及对智慧传承的无奈。这种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类智慧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侯谿”是指什么?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杳蔼峰峦云蔽日”这句中的“杳蔼”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