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时间: 2025-05-07 09:57:41

诗句

年年江上清秋节。

酉戋面分霜月。

不堪对月已伤离。

那更梅花开后、海棠时。

剑溪难驻仙游路。

直上云霄去。

藕花恰莫碍行舟。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7:41

原文展示: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作者: 李弥逊

年年江上清秋节,
酉戋面分霜月。
不堪对月已伤离,
那更梅花开后海棠时。
剑溪难驻仙游路,
直上云霄去。
藕花恰莫碍行舟,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


白话文翻译:

每年在江边迎来清秋时节,
酉时月光照耀着霜白的夜幕。
面对明月,心中已然伤感离别,
何况梅花盛开之际,海棠花也已时至。
剑溪的水流无法停留在仙游的路途,
我将直上云霄,飞向天际。
莲花的开放不应阻碍我的行舟,
我必须把握潮头,八月时节赶到扬州。


注释:

  • 酉戋:指酉时,一般是晚上五点到七点。
  • 霜月:指秋天的月亮,带有寒霜之意。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海棠:象征美丽和柔情。
  • 剑溪: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溪流,寓意仙游的理想之地。
  • 藕花:莲花,常与水相伴,象征清新与纯洁。
  • 潮头:指潮水的顶端,借此表达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主要以词作见长,作品多表达对故乡、友人的思念及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弥逊赠别好友富季申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眷恋。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虞美人(赠富季申别)》是一首蕴含深情的离别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江边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伤感的氛围。首句“年年江上清秋节”开篇即点出时节,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觉。在这个时节,月亮的明亮和霜的清冷更是加深了离别的苦涩。接下来的“不堪对月已伤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明月时的伤感与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人运用了梅花与海棠的意象,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暗含了离别的苦楚。梅花的开放与海棠的时节交替,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不可逆转。接下来的“剑溪难驻仙游路”,更是将离别的痛苦与追求理想的渴望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藕花恰莫碍行舟,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定的决心,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意象丰富,既有对离别的感伤,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深邃思考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年江上清秋节:每年的秋天在江边,时间的流逝引发思绪。
  2. 酉戋面分霜月:晚上五到七点,霜白的月光洒下,增添了孤冷感。
  3. 不堪对月已伤离:面对明月,心中已然因离别而伤感。
  4. 那更梅花开后海棠时:梅花与海棠的交替,象征着更深的离愁。
  5. 剑溪难驻仙游路:剑溪之水无法驻留,暗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6. 直上云霄去:表达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的决心。
  7. 藕花恰莫碍行舟:莲花的存在不应妨碍航行,象征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8.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要把握时机,赶在八月的潮水前往扬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深化了情感。
  • 对仗:如“梅花开后海棠时”对“藕花恰莫碍行舟”,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江景和离别的情感,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旅途。
  • :象征孤独与思念。
  • 梅花:坚韧与高洁的象征。
  • 海棠:美丽和爱情的象征。
  • 剑溪:理想与梦想的象征。
  • 藕花:清新与纯洁的象征。
  • 潮头:把握机会与未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的《虞美人》是哪一代的作品?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剑溪”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理想
    • C) 现实
    • D) 家乡
  3.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伤感
    • B) 期待
    • C) 无奈
    • D) 忧愁

答案:

  1. B) 宋代
  2. B) 理想
  3. B) 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y 李煜
  • 《江城子·密州出猎》by 苏轼

诗词对比:

  • 李弥逊《虞美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两者均以“虞美人”为题,表达了对时间、离别与美的感慨,但李弥逊更侧重于理想与追求的结合,而李煜则更倾向于对往昔的怀念与悲伤。

参考资料:

  1. 《宋词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简史》
  3. 《李弥逊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独游 江上闻笛 风凉原上作 段宥厅孤桐 小敷谷龙潭祠作 山行入泾州 途中作 大梁途中作 九江口作 赵十四兄见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喷血自污 脱甲 原形败露 包字头的字 包含搉的词语有哪些 利口捷给 粗鄙 口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玉溜 从姊 包含各的词语有哪些 安危与共 赃贿狼藉 刷字 包含涤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