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6:36
轻飙自何来,破我池面绿。
龙牙可方床,清梦绕修竹。
苦遭鸟将雏,咿喔丈人屋。
两家饷浊醪,谁能问斗斛。
妙意不可名,杯深睡初足。
轻风从何而来,吹破了我池塘上那一抹绿色。
龙牙般的竹子可做床榻,清梦环绕在修竹之间。
我苦于小鸟啼叫,似乎在向丈人家求救。
两家送来浑浊的酒,谁能问起那斗斛的分量?
这种妙趣难以言表,酒杯深沉,正好让我沉沉入睡。
李弥逊(约1050-1130),字仲明,号淳甫,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本诗创作于作者闲暇之时,可能是在西园游玩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通过轻风、池面、竹子等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画面。首句“轻飙自何来”引发读者对自然的思考,似乎在询问这轻风的来源,带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是与自然的对话。接下来的“破我池面绿”,一语道出风的无情,打破了水面的宁静和美好,令人感到一丝伤感。
“龙牙可方床,清梦绕修竹”中,龙牙竹的坚韧与清梦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段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摹,更是对心境的反映。
接下来的“苦遭鸟将雏”,则通过鸟鸣与丈人屋的联系,传达出一种对家庭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忧虑。而最后两句则回归到酒的享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深沉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特色,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生活的琐碎,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生活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轻飙自何来”想表达什么?
A. 对轻风来源的疑问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的喜爱
“龙牙可方床”中的“龙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建筑
诗中提到的“丈人屋”代表什么?
A. 诗人的家
B. 朋友的家
C. 长辈的家
答案:
此结构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解框架,对李弥逊的这首诗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