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18
百媚娘•弹琴
作者:董以宁 〔明代〕
人说笙箫偏好。却把金徽藏了。
为有知音今夜听,拚剪麻姑仙爪。
三尺落霞双袖绕。流水溶溶晓。
帘外黄莺休搅。架上绿鹦应悄。
赢得檀郎浑不语,但见篆烟微袅。
抚罢倩郎更别调。弹个求凰操。
人们说笙和箫特别好听,却把我这把琴的美妙音色藏了起来。
今夜有知音在此倾听,我愿意剪下麻姑的仙爪来弹奏。
三尺长的琴上,落霞映照着我的双袖。
清晨的流水轻轻流淌,窗外的黄莺不必打扰。
架子上的绿鹦鹉也应当静默无言。
赢得你这位檀郎,浑然不语,只见那袅袅的篆烟轻轻上升。
弹罢了这首曲子,我又为你演奏别的调子,弹奏那首《求凰操》。
作者介绍:董以宁,明代女诗人,以擅长词曲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是士人雅集之时,文人们重视音乐和诗词的交融。诗中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百媚娘•弹琴》是一首典雅清新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董以宁将琴声与景色、情感相结合,使得全诗充满了音乐的韵律感和视觉的美感。开篇“人说笙箫偏好”,以此引入,展现了琴音的独特魅力,暗示自己对音乐的执着与追求。接着提到“为有知音今夜听”,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显示出作者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幽静的生活情境,仿佛听者在琴音中沉醉,忘却了世间的喧嚣。后面提及的“赢得檀郎浑不语”则流露出一种柔情,似乎在诉说着心中难以言表的情感。最后“弹个求凰操”既是对音乐的又一次召唤,也是对爱情的深切期盼,体现出作者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琴声的描绘,表达了对音乐和知音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期盼,展现了女性对爱情与艺术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金徽”主要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求凰操”是一首与__相关的曲子。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音乐的热爱。(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