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诗 其七

《杂诗 其七》

时间: 2025-05-06 01:55:31

诗句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

南山有旧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31

杂诗 其七

原文展示: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白话文翻译:

日月总是不肯停留,四季不断催促着我。
寒风吹拂着干枯的树枝,落叶覆盖了长长的小路。
我体弱而命运也衰败,黑发早已变白。
白色的头巾插在头上,前方的道路越来越窄。
家像是旅馆,我就像一个过客。
我想要去哪里呢?南山上还有我旧日的家宅。

注释:

  • 日月不肯迟:指时间总是匆匆流逝,不愿停留。
  • 四时相催迫:四季交替,催促着人生的流逝。
  • 弱质与运颓:指身体虚弱和命运的衰败。
  • 玄鬓:指黑发。
  • 素标:白色的头巾,古代文人的标志。
  • 逆旅舍:指临时的旅馆,意指家非安定之所。
  • 南山有旧宅:指在南山有自己的老家,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浊酒山人,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隐士。他因其田园诗而闻名,强调自然和自我,提倡返回自然的生活方式。陶渊明的诗歌多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杂诗 其七》写于陶渊明隐居农村期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透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归属感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命运和生活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杂诗 其七》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陶渊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便以“日月不肯迟”和“四时相催迫”开宗明义,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以寒风拂动枯枝、落叶覆盖小路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秋冬的萧瑟,映射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身生命力的感慨,强烈的对比使得他的衰老显得格外刺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越来越窄,仿佛前途已无光明。最后两句“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更是将这种漂泊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他在世俗生活中的无奈和对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反映了自身的境遇,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月不肯迟:强调时间的匆匆,象征生命的流逝。
  2. 四时相催迫:四季的变化加剧了时间的紧迫感。
  3. 寒风拂枯条:描绘秋冬的寒冷,象征生命的凋零。
  4. 落叶掩长陌:落叶覆盖小路,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孤独。
  5. 弱质与运颓:表达对自身身体和命运的无力感。
  6. 玄鬓早已白:黑发已白,强调时间带来的变化与衰老。
  7. 素标插人头:白头巾的象征,反映出诗人的身份和内心的无奈。
  8. 前途渐就窄:对未来的迷茫感,感到生活道路的窄化。
  9. 家为逆旅舍:将家比作旅馆,表达漂泊感。
  10. 我如当去客:形同过客,表现出对归属的渴望。
  11. 去去欲何之?:对未来的困惑和无助。
  12. 南山有旧宅: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比作“逆旅舍”,表现出漂泊感。
  • 拟人:日月和四时被赋予催促的特性,增强了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和归属感的缺失展开,表达了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他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寒风:代表生命的萧瑟与孤独。
  • 落叶:象征生命的消逝与无常。
  • 素标:象征身份与内心的无奈。
  • 南山:象征故乡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杂诗 其七》是哪个朝代的诗作? A. 唐代
    B. 宋代
    C. 魏晋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家为逆旅舍”意味着什么? A. 家是安定的地方
    B. 家像旅馆,表达漂泊感
    C. 家是最重要的
    D. 家在远方

  3. 诗人对未来的感觉是? A. 明亮
    B. 迷茫
    C. 确定
    D. 欢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陶渊明的《杂诗 其七》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陶渊明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陶渊明诗集》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南柯子·昨日因何喜 南柯子 赠众道友 南柯子 自诫 南柯子·会叹风中烛 南柯子·粉澹梨花瘦 南柯子·四和石窗老红豆词 南柯子 春闺 南柯子 谭瑑情聊园填词图,属为之,并系以词 南柯子 清明 南柯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童之见 济贫拔苦 壶浆箪食 香字旁的字 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文誉 霜露之悲 箬笼 挽强 至字旁的字 包含必的词语有哪些 偏闇 曲意承迎 七事件 骨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