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2:01
次韵薛万象亭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山上非烟霭四隅,
山前梗稻绿成区。
留云有计低檐额,
得月从多彻户枢。
直是春台熙远俗,
聊为丰屋诗宏图。
公来日出千林迥,
却笑新亭咏小湖。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宁静与优美,山顶并不被烟雾笼罩,四周清晰可见;山前的稻田则是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留在屋檐下的云朵似乎有意低垂,似乎在与人亲密接触;而明月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令人倍感清新。如果说这里是春天的台地,温暖而生机盎然,那我就愿意将这美好的景象记录在诗中,描绘出丰盛的意象。朋友你来到这里,看到日出时千树万林的景象,或许会嘲笑我在新亭边吟咏这小湖的情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感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弥逊与友人薛万象游览亭台时,适逢春日,山水相映,情景交融,因此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视角,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开头两句以“非烟霭”和“绿成区”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山水画,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生机。接着“留云有计”与“得月从多”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云与月的意象,更是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春台熙远俗”来表达生活的美好,愿意以诗歌记录下这一切。而最后两句则呈现出一种幽默的自我反思,诗人自谦地调侃自己在新亭吟咏小湖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的情感流露自然,构思巧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春台”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情感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