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40
百尺危楼枕水滨,
风烟入眼乱纷纷。
趁虚渔唱来成市,
入垅田歌去作群。
阁雨云深山着帽,
驾潮风急浪翻云。
寄言残夜明楼月,
莫负胡床老使君。
这座百尺高的危楼靠在水边,
眼前的风烟景色纷乱不清。
我趁着空隙,渔歌唱响,市场便热闹起来,
田间的歌声也随之传来,形成一片热闹的场面。
阁楼上的雨,云雾弥漫,山头似乎戴上了帽子,
潮水汹涌,风急浪翻,云朵也在翻滚。
我想对那明亮的月亮说,
别辜负了这位年迈的主人。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整体描绘出自然景象与人间活动的交融,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诗人在高楼之上俯瞰水边的景色,感受到自然的美与乡村生活的生动,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南楼》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高楼水边的风景与渔民、农田的生活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生动的乡村画面。诗中的“百尺危楼”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诗人心境的象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对“风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复杂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此刻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趁虚渔唱”和“入垅田歌”,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描绘了雨、云、潮风等元素,反映出自然的变幻无常。最后一句通过对月亮的寄语,表达了对生活的期待和对老人的关怀,流露出一种温情与哲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弥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尺危楼”描绘的是哪个意象?
“趁虚渔唱”中“趁虚”的意思是?
诗人对“明楼月”的寄语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