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呈宋伯潜

《呈宋伯潜》

时间: 2025-04-28 18:37:58

诗句

学有南轩派,文仍二宋家。

泉源端有本,玉立更无瑕。

傥遂成三径,当从读五车。

朋游有如此,未恨落长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37:58

原文展示:

学有南轩派,文仍二宋家。泉源端有本,玉立更无瑕。傥遂成三径,当从读五车。朋游有如此,未恨落长沙。

白话文翻译:

我学习的是南轩学派的学问,文学造诣则继承了两位宋代大家的风格。学问的源头确实有其根本,我的品德更是纯洁无瑕。如果能够实现隐居的愿望,我将专心致志地读书。有这样的朋友相伴,我并不遗憾被贬到长沙。

注释:

  • 南轩派:指南宋理学家张栻的学派,张栻号南轩。
  • 二宋家:指宋代的两位文学大家,可能是指宋祁和宋庠,两人并称“二宋”。
  • 泉源端有本:比喻学问有深厚的根基。
  • 玉立更无瑕:比喻品德高尚,无瑕疵。
  • 傥遂成三径:傥,倘若;三径,指隐居之所。
  • 读五车:形容读书极多,典出《庄子·天下》。
  • 朋游:朋友。
  • 未恨落长沙:不遗憾被贬到长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是赵蕃在长沙任职或被贬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学问和友情的重视,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赵蕃在宋代官场中并不如意,多次被贬。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官场失意的淡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赵蕃对学问和友情的深厚情感。首两句自述学派和文学传承,显示了他的学术背景和文学造诣。中间两句强调学问的根基和品德的高洁,体现了他的自我期许。后两句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身处逆境,有好友相伴也不觉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赵蕃的豁达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学有南轩派,文仍二宋家:自述学术和文学的传承,显示了作者的学术背景和文学造诣。
  • 泉源端有本,玉立更无瑕:比喻学问有深厚的根基,品德高尚无瑕疵。
  • 傥遂成三径,当从读五车: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专心读书。
  • 朋游有如此,未恨落长沙:即使身处逆境,有好友相伴也不觉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泉源”和“玉立”来比喻学问的根基和品德的高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学有南轩派,文仍二宋家”。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学问和友情的重视,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自述学术和文学的传承,强调学问的根基和品德的高洁,最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泉源:比喻学问的深厚根基。
  • 玉立:比喻品德的高洁无瑕。
  • 三径:指隐居之所,象征隐居生活。
  • 五车:形容读书极多,象征学问的广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蕃在诗中提到的“南轩派”是指哪位理学家的学派? A. 朱熹 B. 张栻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2. 诗中的“二宋家”可能是指哪两位文学大家? A. 宋祁和宋庠 B. 苏轼和苏辙 C. 欧阳修和梅尧臣 D. 王安石和曾巩

  3. 诗中的“傥遂成三径”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旅行生活 D. 学术研究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栻的《南轩集》
  • 宋祁和宋庠的诗文集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章泉集》中的诗作,可以对比其风格和主题。
  • 张栻的理学著作,可以对比其学术思想和赵蕃的文学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张栻集》
  • 《章泉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偕眠云西山大悲寺茗坐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夏闺 其二 浣溪沙二首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秋思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 乙丑中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妖形怪状 仙鹤 道路指目 小才大用 廾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户字头的字 缶字旁的字 戴罪图功 里字旁的字 骄奢淫逸 欣动 此地无银三十两 百花酒 半途而废 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