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3:17
原文展示:
湖外频年客,江东迩日归。欲知年事迫,看取鬓毛非。寄意虽梅柳,关心在蕨薇。令余倒芒屦,须子叩柴扉。
白话文翻译:
我多年来在湖外客居,近日才回到江东。想要知道岁月催人老,只需看看我的鬓发已非昔日。虽然我寄情于梅柳,但真正关心的是蕨薇。你让我倒穿着芒鞋,等待你来敲我的柴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长期客居外地后回到江东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长期客居外地后回到江东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鬓发的描写,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梅柳和蕨薇的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鬓发的描写,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梅柳和蕨薇的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湖外频年客,江东迩日归”一句,既表达了长期客居的辛酸,也表达了归乡的喜悦。“欲知年事迫,看取鬓毛非”一句,通过对鬓发的描写,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寄意虽梅柳,关心在蕨薇”一句,通过对梅柳和蕨薇的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令余倒芒屦,须子叩柴扉”一句,通过对倒芒屦和叩柴扉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鬓发的描写,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通过对梅柳和蕨薇的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鬓毛非”指的是什么? A. 鬓发已非昔日 B. 鬓发变得浓密 C. 鬓发变得稀疏 D. 鬓发变得黑亮
诗中的“蕨薇”象征什么? A. 春天和生机 B. 隐逸和清贫 C. 富贵和奢华 D. 战争和苦难
诗中的“倒芒屦”表达了什么? A. 匆忙赶路 B. 等待和期待 C. 疲惫不堪 D. 悠闲自在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