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28
原文展示:
夜宿无相寺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彷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白话文翻译:
春夜我在无相寺中安卧,月光照耀着五溪的花朵。我用手捧水洗净双眼,披开云雾欣赏九华山。岩头是金佛的国度,树梢上似乎是谪仙的家。仿佛听见笙声与仙鹤鸣叫,青空中飘落着绛色的霞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守仁(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倡导“知行合一”的思想。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守仁在无相寺夜宿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哲学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歌鉴赏: 《夜宿无相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意境的诗,描绘了诗人在无相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春宵卧无相”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享受。月光洒下,照耀着五溪的花朵,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接着,诗人用水捧洗双眼,象征着一种洗净心灵的过程,进一步展示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披云看九华”则表现出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九华山的意象更是让人联想到超脱与灵性。接下来的“岩头金佛国”与“树杪谪仙家”,则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理想的精神空间,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的交融,表现出一种追求和谐与宁静的思想。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对话,最后一句“彷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仿佛在诉说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掬水洗双眼”表现出清澈与明亮的意象,“彷佛闻笙鹤”则赋予了声音以生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体现了王守仁追求精神超脱与和谐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夜宿无相寺》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守仁 C. 杜甫 D. 白居易
“掬水洗双眼”这句诗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洗脸 B. 心灵的洗涤 C. 眼泪 D. 清水
“青天落绛霞”中的“绛霞”象征着什么? A. 夕阳 B. 美好与希望 C. 烟雾 D. 雨水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夜宿无相寺》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思考,但王守仁更注重哲理的表达,而李白则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二者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