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

时间: 2025-05-06 17:44:37

诗句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国,故为《至荒》 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

国有世谟,仁信勤欤。

王实惛荒,终亡此乎。

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

呜呼亡王,忍为此心!

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4:37

原文展示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国,故为至荒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国有世谟,仁信勤欤。王实惛荒,终亡此乎。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呜呼亡王,忍为此心!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白话文翻译

古时有位荒王,他忘记了戒慎和道义,因享乐而失去了国家,所以写下了这首《至荒》的诗。国家有世代的法则,是否需要仁德、诚信和勤奋呢?这位荒王实在是懈怠荒唐,最终会丧失自己的王国。哪里有权势的人任凭谄媚和迷惑,而不导致国家的覆亡呢?唉,亡王啊,怎能忍受这样的内心?我敢于直言亡王,愿永远为世人警示。

注释

  • 荒王:指的是因享乐而荒废政事的统治者。
  • 戒慎道:指戒除心中的懈怠,谨慎地行使道义。
  • 逸豫:指过度的安逸和享乐。
  • 世谟:指国家的法则和道理。
  • 恣谄惑:指任由谄媚和迷惑的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结,唐代诗人,以其诗歌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二风诗》中的《至荒》,是元结对历史上荒王的警示,反映了对统治者忘却责任、沉迷享乐的批判,旨在提醒后人保持警惕。

诗歌鉴赏

《至荒》通过对荒王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统治者因沉迷享乐而失去国家的悲剧。诗中提到的“戒慎道”与“逸豫失国”之间的对比,揭示出治理一个国家的艰难与重要性。元结以沉痛的口吻,告诫后代统治者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令人在阅读时不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也引发对当代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讲述荒王的背景,强调其忘却责任。
    • “以逸豫失国”:因享乐而失去国家,揭示统治者的失误。
    • “国有世谟,仁信勤欤”:质疑统治的基础,强调仁德与诚信的重要性。
    • “王实惛荒,终亡此乎”:揭示荒王的懈怠最终导致灭亡。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戒慎道”与“逸豫”,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意。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的警示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警示统治者需保持戒慎,不能沉迷于享乐,强调治理国家的责任与义务。

意象分析

  • 荒王:象征失去理智和责任的统治者。
  • 戒慎道:象征统治者应有的品德与操守。
  • 逸豫:代表奢华享乐的生活方式,警示其后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至荒》中的“荒王”象征什么?

    • A. 有道明主
    • B. 沉迷享乐的统治者
    • C. 仁德之王
  2. 诗中提到的“戒慎道”是什么意思?

    • A. 忘却责任
    • B. 坚守道义
    • C. 追逐享乐
  3. 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 B. 对仗
    • C. 比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动荡与统治者责任的问题。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探讨政治与个人的关系。

诗词对比: 可以将《至荒》与《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国家的兴亡与统治者的责任,但《至荒》更侧重于对荒唐统治的批判,而《春望》则表现出对国破山河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结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项使君季约二首 周天益辞归延平 端明无惰赵公哀诗二首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仓部弟生日五绝 其四 书事二首 病后访梅九绝 杂咏一百首·庄子 送徐平父往水南 春日六言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柰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弹结尾的成语 扫黄 修真养性 蜃车 郁毓 鬲字旁的字 才艺卓绝 内书生 亠字旁的字 鱼龙混杂 先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阙位 研精毕智 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无点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