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时间: 2025-05-05 10:22:39

诗句

潇洒湖东小小亭,一时酬唱有三明。

亭前澄练无边际,应助诗人写物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2:39

原文展示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潇洒湖东小小亭,一时酬唱有三明。
亭前澄练无边际,应助诗人写物情。

白话文翻译

在湖东有一座清雅的小亭子,时常有人在此吟唱作诗。亭子前面水面清澈,似乎没有尽头,这样的景色应该能够激发诗人表达他的情感。

注释

  • 潇洒:形容清雅、洒脱。
  • 酬唱:指相互吟唱、应和。
  • 澄练:澄清而平滑,形容水面清澈平静。
  • 无边际:没有边界,形容水面辽阔。
  • 物情: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字子厚,号梅溪。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九月重阳节,诗人登上魏文振亭,正值秋高气爽、湖面如镜的时节,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以及与友人共度佳节的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东的小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用“潇洒”形容亭子的清雅,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受;而“酬唱”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富有生机。接下来的“亭前澄练无边际”,不仅描绘了水面如镜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那种无尽的思绪与情感。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友谊的珍视,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潇洒湖东小小亭:描绘了亭子的形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2. 一时酬唱有三明:表示在这个小亭子里,诗人与友人间的交流和互动。
  3. 亭前澄练无边际:描述亭子前的湖面,清澈且辽阔,给人宽广的视觉体验。
  4. 应助诗人写物情:这种美好的景色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抒发内心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前澄练”比作一幅画,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夸张:如“无边际”,增强了景色的开阔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描绘自然美景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们聚会、交流的场所,代表着友谊与人情。
  • :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深邃,表现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
  • 水面: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与思想的流动,体现出无尽的想象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潇洒”一词的意思是: A) 淡泊
    B) 清雅
    C) 热闹
    D) 无趣

  2. “亭前澄练无边际”中的“澄练”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面
    B) 复杂的景象
    C) 朦胧的意境
    D) 喧闹的环境

  3. 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的主题是: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自然与友谊的赞美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B) 清雅
  2. A) 清澈的水面
  3. B) 对自然与友谊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 《月下独酌》(李白):表达了孤独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王之道与李白:王之道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诗则常常表露个人情感与超脱。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之道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赠答飞卿弟 双峰竞秀图为参政杨侍郎赋 木兰花慢·赋召魂九辩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缑山置酒 清平乐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浪淘沙令 李长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舟字旁的字 麤陋 一筹莫展 出荡 祸生肘腋 高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乳泉 犬牙相制 邑字旁的字 虚美隐恶 囤积居奇 暮夜先容 包含潜的词语有哪些 使功不如使过 牙字旁的字 包含哈的词语有哪些 匹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