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3:26
老翁耕种居西村,白头不到城东门。
翁言淳朴日非昔,我觉胜儿儿胜孙。
大孙自诧能当户,负租往往凌田主。
日斜归自县门来,桑下乘凉说官府。
一位老翁在西村耕作,已经白头的他从未到过城东的门口。
老翁说如今的淳朴已经不如往昔,而我觉得自己比儿子和孙子还要强。
他的长孙自以为能独当一面,常常把租金压过田地的主人。
傍晚时分,他从县城门口归来,在桑树下乘凉,谈论官府的事情。
本诗通过老翁的视角,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变化和乡村人与城市之间差异的对比。提到的“城东门”可能暗指传统与现代的交界,老翁的生活与思想与城市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介绍:何白,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展现农村的淳朴与宁静。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对比愈发明显,诗人通过老翁的经历和感悟,反映了对传统生活的珍视与对现代变迁的思考。
《村翁行》通过老翁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图景,诗中老翁的形象鲜活而真实,他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智慧与哲理。诗人通过对话的方式,体现了老翁对社会变迁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在“我觉胜儿儿胜孙”一句中,表达了老翁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他不甘于被时代所抛弃,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姿态,观察着身边的变化。
此外,诗中“负租往往凌田主”一句,揭示了土地与权利的关系,反映了农民在社会变革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这不仅是对当时农村经济状况的写照,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思。最后,桑树下的闲谈,表现了农村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智慧的调侃,既有对官府的讽刺,也有对生活的淡然。
整首诗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老人的智慧,给予人们深刻的思考,既是对传统生活的怀念,也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通过老翁的视角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变迁的反思,体现了老一辈人的智慧与对现实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老翁”住在哪个村子?
老翁认为自己比谁强?
“负租往往凌田主”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