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41
荒郊昨夜雪,
羸马又须行。
四顾无人迹,
鸡鸣第一声。
在荒郊野外,昨夜下了雪,
瘦弱的马儿又得出发了。
四周环顾没有一个人影,
只有第一声鸡鸣在清晨响起。
此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鸡鸣”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清晨的到来,暗示新一天的开始。
作者介绍:石召,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简练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早晨出行时写成,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中行走的感受,以及对孤独与自然的思考。在唐代的背景下,诗人多为游历,诗中描绘的雪景与孤独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早行遇雪》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于雪后清晨的情景。诗的开头“荒郊昨夜雪”迅速设定了环境,给人以寒冷与静谧之感。接着“羸马又须行”,不仅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坚持。诗的后两句“四顾无人迹,鸡鸣第一声”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四周无人,唯有鸡鸣的声音打破宁静,仿佛在提示人们新一天的开始。整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在孤独与艰难中仍要勇敢前行的生命态度。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坚持。
诗词测试
“荒郊昨夜雪”中“荒郊”指的是什么地方?
A. 繁华的城市
B. 偏僻的乡野
C. 热闹的市场
D. 幽静的山林
“羸马又须行”中“羸马”的意思是什么?
A. 强壮的马
B. 瘦弱的马
C. 快速的马
D. 漂亮的马
诗中的“鸡鸣”象征什么?
A. 夕阳西下
B. 新的一天的开始
C. 雨后的宁静
D. 暴风雨的来临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石召的《早行遇雪》更注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然的关系,而《登鹳雀楼》则展现了一种宏大的视野与壮阔的景象。两首诗在意象、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