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七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七》

时间: 2025-05-07 16:09:33

诗句

董桌劫慈明,次以及伯喈。

子龙独何人,谈笑却啀啀。

高视梁砀上,片云卷而怀。

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9:33

原文展示:

董卓劫慈明,次以及伯喈。子龙独何人,谈笑却啀啀。高视梁砀上,片云卷而怀。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

白话文翻译:

董卓劫持了慈明,接着又迫害伯喈。子龙是何等人物,谈笑间便化解了危机。他高瞻远瞩,如同梁砀之上的片云,胸怀广阔。自古以来,高洁之士,岂是尘埃所能掩埋的。

注释:

  • 董卓:东汉末年权臣,以残暴著称。
  • 慈明:指东汉名士荀爽,被董卓劫持。
  • 伯喈:指东汉文学家蔡邕,被董卓迫害。
  • 子龙:指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字子龙。
  • 啀啀:形容笑声。
  • 梁砀:地名,比喻高远之地。
  • 高世士:指品德高尚、超凡脱俗的人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善于运用典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赞美和对乱世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董卓、荀爽、蔡邕和赵云的对比,突出了赵云的高洁和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赞美和对乱世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董卓、荀爽、蔡邕和赵云的对比,突出了赵云的高洁和超然。董卓的残暴和荀爽、蔡邕的遭遇,与赵云的谈笑自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赵云的超凡脱俗。最后两句“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更是对高洁之士的赞美,表达了即使在乱世中,高洁之士也不会被尘埃所掩埋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董卓劫慈明,次以及伯喈。”:董卓劫持了荀爽,接着又迫害蔡邕。
  • “子龙独何人,谈笑却啀啀。”:赵云是何等人物,谈笑间便化解了危机。
  • “高视梁砀上,片云卷而怀。”:他高瞻远瞩,如同梁砀之上的片云,胸怀广阔。
  • “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自古以来,高洁之士,岂是尘埃所能掩埋的。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董卓与赵云的对比,突出了赵云的高洁和超然。
  • 比喻:用“梁砀上,片云卷而怀”比喻赵云的高瞻远瞩和胸怀广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赞美和对乱世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董卓、荀爽、蔡邕和赵云的对比,突出了赵云的高洁和超然。

意象分析:

  • “梁砀上,片云卷而怀”:比喻赵云的高瞻远瞩和胸怀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龙”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赵云 B. 关羽 C. 张飞 D. 马超

  2. “董卓劫慈明”中的“慈明”是指谁? A. 荀爽 B. 蔡邕 C. 赵云 D. 董卓

  3. 诗中“高视梁砀上”的“梁砀”是什么意思? A. 地名 B. 人名 C. 动物名 D. 植物名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史》(杨维桢):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赞美和对乱世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咏史》(杨维桢)与《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七》:两首诗都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赞美和对乱世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维桢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周彦达舟中作) 菩萨蛮 西岭泉琴 菩萨蛮(寿昌甫生朝) 菩萨蛮  其三 回文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菩萨蛮五阕 其三 菩萨蛮 新安江水电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仙手 干净利索 破琴示绝 抓权 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顾忌 包含瀑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滔天之势 肤皮潦草 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皿字底的字 短拳 枕戈达旦 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飙飘 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