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听莺阁

《听莺阁》

时间: 2025-05-03 21:34:22

诗句

春催金谷晓,一望百花齐。

不作辽西梦,从渠著意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4:22

听莺阁

原文展示:

春催金谷晓,一望百花齐。不作辽西梦,从渠著意啼。


白话文翻译:

春天催促着金谷园的清晨,放眼望去,百花齐放,争相盛开。我不再做辽西的梦,只愿听那莺鸟的啼鸣。


注释:

  • 春催:春天的到来,催促着万物复苏。
  •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名园,寓意春天的美丽。
  • 辽西梦:辽西是古地名,指代遥远的地方,暗含对过去或远方的思念。
  • :指代“它”,这里是指莺鸟。
  • 著意啼:专心地鸣叫。

典故解析:

“金谷”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美丽的春天和富饶的自然景色。“辽西梦”则可能源自诗人对遥远故乡或理想生活的追忆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袤,宋代诗人,字子直,号天池。生于北宋末年,因其诗风清新明丽而受到喜爱。尤袤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听莺阁》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繁荣。


诗歌鉴赏:

《听莺阁》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诗人在短短的四句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首句“春催金谷晓”,以春天的到来开篇,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百花齐放”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繁华,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而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独白,“不作辽西梦”,显示出诗人对过去的放下与对现实的珍惜,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清醒认知。最后一句“从渠著意啼”则通过莺鸟的鸣叫,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这种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表现出春天的美丽,更在情感上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兼具美感与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催金谷晓:春天催促着金谷园的清晨,暗示春天的来临与万物复苏。
    • 一望百花齐:放眼望去,百花齐放,描绘春日的繁华与美丽。
    • 不作辽西梦:不再沉浸在对过往或遥远故乡的幻想中,体现了诗人的觉悟。
    • 从渠著意啼:专心地听莺鸟的鸣叫,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与拟人,如“春催”与“著意啼”,通过生动的描绘使得自然形象鲜活。
    • 对仗手法的运用,使得全诗节奏感强烈,韵律和谐。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对现实生活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金谷: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繁荣的生活。
  • 百花: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美丽。
  • 莺鸟:代表自然中的声音与生命,传达出诗人的细腻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听莺阁》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李白
    • C. 尤袤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辽西梦”代表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逃避
    • D. 对故乡的思念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战乱的哀伤
    • C. 对爱情的思考
    •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美丽,但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清新。
  • 《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复苏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基调略显伤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雨五首 杂咏一百首·卫姜 挽陈孺人 哭孙季蕃二首 征妇词十首 神君歌十首 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绝 其四 竹溪和予喜大渊至二诗复叠前韵 寒食清明二首 壶山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务本抑末 军哄 表里不一 吞声饮泪 血字旁的字 掷地有声 并进 抵瑕陷厄 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巷陋室 纨绔子弟 矢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包含辈的成语 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表雪王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