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栽斑竹

《栽斑竹》

时间: 2025-05-07 18:40:59

诗句

竹母初分种屋头,斑斑泪点带诗愁。

他时看取成林玉,遥剪湘江一片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40:59

原文展示:

栽斑竹
吴龙翰 〔宋代〕
竹母初分种屋头,
斑斑泪点带诗愁。
他时看取成林玉,
遥剪湘江一片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栽种斑竹的景象。开头提到竹子的母株刚刚被分株种在屋顶上,斑斑的泪点像是带着诗人的愁苦。将来等到这些竹子长成茂密的竹林时,诗人便可以在遥远的湘江上剪下一片秋色。

注释:

  • 竹母:指竹子的母株,用于分株繁殖。
  • 斑斑泪点:形容竹子上滴落的露水或雨水,像泪水一样,带有诗人的愁苦。
  • 成林玉:形容竹子长成后,像美玉一样的竹林。
  • 湘江:指湘江,流经湖南,是著名的诗歌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龙翰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栽种竹子的过程中产生的灵感,表现了对竹子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

诗歌鉴赏:

《栽斑竹》一诗通过描绘竹子的栽种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竹母初分种屋头”,以生动的画面引出主题,展现了栽种竹子的细腻情感。而后面的“斑斑泪点带诗愁”则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仿佛在说,竹子虽是植物,却也能感受到人间的愁苦。

这种情感的交融使整个诗作显得格外生动。后两句“他时看取成林玉,遥剪湘江一片秋”,则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描绘了竹林成林的壮观景象,及其所象征的丰收与宁静。诗人在此处以竹子为媒介,传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及对自然美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感,从种植的细节到未来的展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悠远的情怀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母初分种屋头:描写竹子的母株刚刚分株,种植在屋顶,展现出一种新生的气象。
  2. 斑斑泪点带诗愁:竹子上滴落的露水或雨水,如同泪水,带有诗人的忧伤感,传达出一种情感的深沉。
  3. 他时看取成林玉:期待未来竹子长成茂密的竹林,象征着美好的成果和生活的希望。
  4. 遥剪湘江一片秋:诗人想象着在湘江的秋天,剪下一片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林比作“林玉”,强调竹林的美丽与珍贵。
  • 拟人:用“泪点”来形容竹子上的露水,赋予竹子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清高,代表诗人的志向。
  • 泪点:象征忧愁与思念,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湘江:代表自然美景,唤起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斑斑泪点”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竹子的露水
    • B. 诗人的眼泪
    • C. 下雨的水滴
    • D. 竹子的果实
  3. 诗中提到的“湘江”象征什么?

    • A. 热情
    • B. 生命
    • C. 自然美
    • D. 忧愁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郑板桥:也是描绘竹子,表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反映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吴龙翰的《栽斑竹》与郑板桥的《竹石》,前者强调对竹子栽种的细腻情感与未来的期待,后者则是以竹子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二者虽主题相近但情感基调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吴龙翰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和元员外题升平里新斋 题贾巡官林亭 元日观朝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 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赠张将军 早朝 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反裘负刍 蒲柳之质 白磨嘴皮 颠乾倒坤 走字旁的字 材德兼备 显功 尺板斗食 由开头的成语 包含曹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反裘负刍 一言之信 非字旁的字 豪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