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9:36
演平渡度侄别入城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前溪积雨浪拍天,人立沙头催渡船。
溪云贴水湿不起,岸柳凝愁丝乱牵。
石泉涓涓响润谷,山树濯濯延云烟。
客程东西风袂翩,去者自去还者还。
在前溪积雨后,波浪拍打着天空,站在沙头上催促渡船的来临。
溪水上的云朵湿润得无法升起,岸边的柳树凝聚着愁苦,丝丝柳条随风乱牵。
石泉涓涓流淌,响声润泽着谷地,山上的树木洗净后,延绵如烟云。
旅客的行程在东西之间飘动,离去的人自有归去的人也会返回。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涉及的自然景象和离别情感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事的感悟。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夏之交,恰逢亲友别时,诗人在自然景色的映衬下,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思索。
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积雨后的溪流和浪涛,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渡船的催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临近,给人以迫切感。接着,溪云和岸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愁苦的情绪,柳条随风摇摆,恰似离别时的无奈。诗中的“石泉涓涓”和“山树濯濯”则通过声音和形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形成对比,凸显了人的孤独与自然的永恒。最后一句“去者自去还者还”则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循环,带有哲理的深思,令人反思生命的意义与归属。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是对离别的一种温柔抒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变迁,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此诗主要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诗中“岸柳凝愁丝乱牵”表达了什么情感?
最后一句“去者自去还者还”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这两首诗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古代诗人在面对自然与离别时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