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侵晓书怀四绝句

《侵晓书怀四绝句》

时间: 2025-07-31 01:50:14

诗句

幽蟲声唧唧,感此秋夜长。

起坐弹鸣琴,兰釭炫馀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50:14

原文展示:

幽蟲声唧唧,感此秋夜长。
起坐弹鸣琴,兰釭炫馀光。

白话文翻译:

夜深时,隐隐的虫鸣声响起,让我感受到这个秋夜是如此漫长。我起身坐下,弹奏起琴来,兰香的灯光照耀着余晖。

注释:

  • 幽蟲:指夜间隐秘的昆虫,常见于秋季,象征着孤独与沉寂。
  • 唧唧:虫鸣声,形容轻微而细腻的声音。
  • 感此:感受到、意识到。
  • 起坐:起身坐下,表示动作的变化。
  • 弹鸣琴:弹奏琴乐,表现作者的文人气质与抒情方式。
  • 兰釭:兰香灯,这里用来照明,象征温暖与宁静。
  • 炫馀光:形容灯光明亮,散发出余晖。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兰釭”作为文人常用的灯具,象征着文人的雅致生活,表现出在秋夜独自吟唱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

《侵晓书怀四绝句》创作于一个秋夜,作者在自然的环境中,因虫声而引发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孤独。开头的“幽虫声唧唧”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虫鸣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长久与深沉。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心中泛起了对时光的感怀。他起身弹琴,琴声与虫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交响乐。接着,兰釭的光芒照亮了周围,也照亮了诗人内心的思绪,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希望。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蟲声唧唧:描绘秋夜的宁静,虫鸣声如同细语,渗透了夜的深邃。
  2. 感此秋夜长:引发思考,感受到秋夜的漫长,寓意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3. 起坐弹鸣琴:在这种情绪中,诗人选择弹琴,以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4. 兰釭炫馀光:兰釭的光辉闪烁,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拟人:虫声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心声。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兰釭象征文人情怀,虫鸣象征孤独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的秋夜中对人生、时间的思索,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哲思。

意象分析:

  • 幽虫: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秋夜:代表时光的流逝与思考的深邃。
  • 琴声:象征文化与艺术的力量,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 兰釭:象征温暖与希望,照亮了夜的暗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虫声唧唧”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2. “兰釭炫馀光”中的“兰釭”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失落 C. 生命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A. 画画 B. 弹琴 C. 读书

答案:

  1. B. 孤独
  2. A. 希望
  3. B. 弹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
  • 李白《静夜思》:在静谧的夜晚中,诗人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情感寄托和意象表现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沣上幽居 云阳馆怀谷口 冬夜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乘月过西郊渡 杂言送黎六郎(寿阳公之子) 杂曲歌辞。宫中调笑 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驰誉 龠字旁的字 排愁破涕 尤物 朝云暮雨 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悠的词语有哪些 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升斗之禄 魚字旁的字 重峻 无耻谰言 青字旁的字 阪岸 三祇 人在人情在 包含嘻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