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2:55
原文展示: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十 作者:祝允明 〔明代〕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 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 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 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白话文翻译:
天地之间不会翻覆无常,万物之中岂会没有真实。 事物的情感虽随时代变迁,但内心仍蕴含着原始的淳朴。 扬雄本性清静,却因尘垢而显得新颖美丽。 贾谊怀有高远的志向,慷慨激昂地批评秦朝的过失。 他的君主或许是唐尧虞舜,仿佛皋陶和契的尘埃。 屈从于一时的权宜之计,悲哀地遭遇了勤劳。 因此知道纷繁复杂之中,心灵与身体自然亲近。 应当直接践行正道,大道上没有迷失的方向。 提着酒壶挂在船边,还戴着过滤酒的巾。 何必去寻找巢父和许由,古今都是这样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明代文学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模仿陶渊明的饮酒诗时创作的,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祝允明在模仿陶渊明的饮酒诗时创作的,通过对扬雄、贾谊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二仪不翻覆”和“万生岂无真”反映了作者对天地万物恒常不变的信念,而“心与身自亲”和“大道无迷津”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正道的坚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扬雄、贾谊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二仪不翻覆”和“万生岂无真”反映了作者对天地万物恒常不变的信念,而“心与身自亲”和“大道无迷津”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正道的坚守。诗的结尾提到“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自得的田园生活画面,而“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今贤人的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
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
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
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扬雄、贾谊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正道的坚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今贤人的认同。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恒常不变的信念和对淳朴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扬子”指的是谁? A. 扬雄 B. 扬子江 C. 扬子鳄 D. 扬子晚报
诗中提到的“贾生”指的是谁? A. 贾岛 B. 贾谊 C. 贾宝玉 D. 贾平凹
诗中提到的“唐虞”指的是谁? A. 唐太宗和虞姬 B. 唐尧和虞舜 C. 唐伯虎和虞美人 D. 唐僧和虞姬
诗中提到的“巢许”指的是谁? A. 巢父和许由 B. 巢湖和许昌 C. 巢穴和许愿 D. 巢县和许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