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悯九首 其五

《九悯九首 其五》

时间: 2025-05-04 03:16:20

诗句

饥亡溺亡十亡五。

载降之疫亡亡数。

谁生厉阶令帝怒。

令帝怒,半为鬼。

厉阶人,安富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0

原文展示:

饥亡溺亡十亡五。载降之疫亡亡数。谁生厉阶令帝怒。令帝怒,半为鬼。厉阶人,安富贵。

白话文翻译:

饥荒和溺水导致的死亡占十分之五。大规模的疫情导致了无数的死亡。是谁引发了这场灾难,使得天帝发怒。天帝一怒之下,人们半数变成了鬼。而那些引发灾难的人,却安享富贵。

注释:

  • 饥亡溺亡:指因饥荒和溺水而死亡。
  • 十亡五:十分之五的死亡率。
  • 载降之疫:大规模的疫情。
  • 厉阶:灾难的根源。
  • 帝怒:天帝的愤怒。
  • 半为鬼:形容死亡人数众多。
  • 安富贵:安享富贵,指那些引发灾难的人却不受影响,依然享受富贵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明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弊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此诗反映了明代社会因天灾人祸导致的民生疾苦,以及对那些引发灾难却安享富贵的人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饱受天灾人祸之苦,饥荒、疫情频发,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不公现象的强烈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民生的疾苦。诗中“饥亡溺亡十亡五”和“载降之疫亡亡数”描绘了天灾人祸导致的惨状,而“谁生厉阶令帝怒”和“厉阶人,安富贵”则强烈批判了那些引发灾难却安享富贵的人。诗人通过天帝的愤怒,象征了正义的审判,表达了对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饥亡溺亡十亡五”:描绘了饥荒和溺水导致的惨状,死亡率高达十分之五。
  • “载降之疫亡亡数”:描述了大规模疫情导致的无数死亡。
  • “谁生厉阶令帝怒”:质问是谁引发了这场灾难,使得天帝发怒。
  • “令帝怒,半为鬼”:天帝的愤怒导致了半数人变成了鬼,形容死亡人数众多。
  • “厉阶人,安富贵”:那些引发灾难的人却安享富贵,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半为鬼”和“安富贵”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民生的疾苦。
  • 象征:天帝的愤怒象征了正义的审判,表达了对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深刻忧虑和强烈批判。诗人通过描绘天灾人祸导致的惨状,以及对那些引发灾难却安享富贵的人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正义的渴望和对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饥亡溺亡:描绘了饥荒和溺水导致的惨状。
  • 载降之疫:描述了大规模疫情导致的无数死亡。
  • 帝怒:天帝的愤怒,象征了正义的审判。
  • 半为鬼:形容死亡人数众多。
  • 安富贵:那些引发灾难的人却安享富贵,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饥亡溺亡十亡五”描述的是什么? A. 战争导致的死亡 B. 饥荒和溺水导致的死亡 C. 疫情导致的死亡 D. 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

  2. 诗中“谁生厉阶令帝怒”中的“厉阶”指的是什么? A. 灾难的根源 B. 天帝的愤怒 C. 大规模的疫情 D. 饥荒和溺水

  3. 诗中“厉阶人,安富贵”表达了什么? A. 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B. 对天灾人祸的忧虑 C. 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D. 对天帝的崇拜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导致的民生疾苦。
  • 白居易的《卖炭翁》:揭示了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祝允明的《九悯九首 其五》: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而祝允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不公现象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祝允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整体发展和社会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清高堂看山) 夏初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红梅) 水调歌头(游三洞) 西江月(泛舟) 西江月(秋香阁) 念奴娇(咏中秋月) 念奴娇(述怀和赵宰通甫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乐开头的成语 圆梦 会集 亡国之音 孝子爱日 青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窃訾 华发苍颜 包含脓的词语有哪些 凿颠 方字旁的字 耳目非是 包含童的词语有哪些 襧拔 漏尽锺鸣 幾字旁的字 包含泽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谍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