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9:34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在南朝时,谢朓所建的城池,位于东吴的最深处。
亡国的悲痛如同鸿雁般远去,遗留下的寺庙隐匿在烟雾缭绕的山坳中。
高楼耸立九十尺,走廊环绕着四百根柱子。
在高低起伏间,风轻轻拂过松树和桂花树。
青苔映照着红色的阁楼,白鸟在相互吟唱。
溪水的声音融入僧人的梦中,月光洒在粉色的墙壁上。
观景时没有白天和黑夜,凭栏而立可以体会古今之变。
请留下我一樽美酒,让我在前山欣赏春雨的滋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豪放、清丽的诗风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自然景观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杜牧对南朝历史的感慨与对现状的思考,借景抒情,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题宣州开元寺》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寺庙景观,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开篇提到南朝谢朓城,立刻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深渊,提及国家的灭亡,伴随而来的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还有对现状的无奈与思考。随着诗歌的推进,描绘了寺庙的高楼、繁茂的树木、青苔的景象,将一种宁静的氛围传达出来。
诗中“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展现了寺庙的壮丽与宏伟,而“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则渲染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给予人一种心灵的慰藉。溪水声与月光交融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最后,诗人求酒一樽,意在与友共赏春雨,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一种对人生乐趣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历史感,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考与对当下的珍惜,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寺庙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宁静与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朝谢朓城”是指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南朝
C. 宋朝
诗中“亡国去如鸿”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悲哀
B. 欢庆与快乐
C. 无奈与顺从
诗中的“白鸟”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由与灵动
C. 伤感与愁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