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2:40
望断青山夕照残,
飘然一叶度更阑。
波浮皓月涛声细,
帘入清风露气寒。
明灭渔灯依极浦,
参差雁影落前滩。
升平不用刘琨舞,
行路空嗟世上难。
在夕阳残照中,青山的轮廓渐渐模糊,我的船如同一片轻盈的叶子,缓缓穿行在夜色中。波光粼粼,皓月高悬,涛声细细,清风徐来,露水带着一丝寒意。远处渔灯闪烁,依偎在河岸边,稀疏的雁影在前滩落下。如今的太平盛世,不必像刘琨那样舞动歌唱,我在路上只感叹生活的艰难。
作者介绍:黄梦鸿,明代诗人,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秋夜,诗人或许正航行于水面,感受秋夜的宁静与孤独,借景抒情,表达对世事的感慨。
《秋夜行舟》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诗人在夜晚的水上行舟,目睹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感受到孤独与思考。首联的“望断青山夕照残”,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下的孤独与思索,青山的轮廓在夕阳下变得模糊,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下来的描写则体现了秋夜的宁静与清冷,诗人用“波浮皓月”“涛声细”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之后,诗人通过渔灯和雁影,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孤寂与思索,渔灯的明灭与雁影的参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人世间的纷扰与不易。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升平的时代并不能让人忘却生活的艰难,现实的困扰依旧让人沉重。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在描绘秋夜美景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困惑,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波浮皓月”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行路空嗟世上难”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