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

《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

时间: 2025-04-30 18:58:59

诗句

金灯帘幕款清关,把臂翻疑梦寐间。

一去塞垣空别泪,重来京洛是衰颜。

脱骖深愧胥靡赎,裂帛谁怜属国还?

酒半却嗟行戍日,鸦青江畔度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8:59

原文展示

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
——吴兆骞

金灯帘幕款清关,把臂翻疑梦寐间。
一去塞垣空别泪,重来京洛是衰颜。
脱骖深愧胥靡赎,裂帛谁怜属国还?
酒半却嗟行戍日,鸦青江畔度潺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的灯光下,想起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仿佛在梦中。离开时,眼泪悄然流下,回到京城时却发现自己已显得憔悴。诗人羞愧于自己身世的困顿,感叹谁来怜悯自己对国家的归属感。半杯酒下肚,却惆怅于守边的日子,江边乌鸦啼鸣,水流潺潺,令人心生感慨。

注释

  • 金灯:指灯笼,象征着温暖的环境。
  • 帘幕:窗帘,暗示着私密和温馨的空间。
  • 塞垣:边塞的墙垣,象征着离别和边疆生活的艰辛。
  • 胥靡:古代指代微薄的财物,文中暗示对自身境遇的惭愧。
  • 裂帛:形容对国家的感情深厚,裂帛是古代祭祀的礼仪,常表示对国家的忠诚。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古代的首都长安和洛阳,象征着繁华与荣耀,而“塞垣”则代表边疆,体现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思考。历史上,边塞生活常常充满艰难,离别和思乡之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兆骞(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律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其诗风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对故国的思念,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友人徐健庵相识后,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及对国家、家园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心境的矛盾。

诗歌鉴赏

吴兆骞的《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开头几句描写了与友人相聚的温暖情景,金灯和帘幕构成了一个宁静而亲密的环境,仿佛在梦中。接下来的离别情景则充满了伤感,诗人用“别泪”和“衰颜”传达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苍老。诗中对于“脱骖深愧”的自责,展现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困惑与不安。

在后半段,诗人转向了对国家与归属的思考,质疑“裂帛谁怜”,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最后一句“酒半却嗟行戍日”以酒作象征,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边疆生活的无奈,江畔的乌鸦与潺湲水声更是增添了几分忧伤的氛围。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离别、国家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灯帘幕款清关:营造出温馨的环境,暗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2. 把臂翻疑梦寐间:描绘亲密的肢体接触,仿佛在梦中,暗示时间的流逝。
  3. 一去塞垣空别泪:离别的伤感,流下的眼泪象征着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4. 重来京洛是衰颜:回到繁华的京城却发现自己憔悴,体现了时光的无情。
  5. 脱骖深愧胥靡赎:自我反省,感到对国家的愧疚,暗示生活的困顿。
  6. 裂帛谁怜属国还:对国家的思念与归属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
  7. 酒半却嗟行戍日:饮酒时的惆怅,感叹戍边生活的孤独。
  8. 鸦青江畔度潺湲:描绘江边的景象,乌鸦与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起伏。

修辞手法

  • 比喻:金灯、帘幕比喻温暖的环境。
  • 拟人:江水潺湲,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重来京洛”与“一去塞垣”,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国家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基调沉重而深邃,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忧伤。

意象分析

  • 金灯:象征温暖、亲密的环境。
  • 塞垣:代表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
  • 京洛:象征繁华与荣耀,反衬个人的失落。
  • :代表生活中的惆怅与无奈。
  • 鸦青江畔:暗示时间流逝与思绪的起伏,增添了诗的凄美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两个地方? A. 北京与洛阳
    B. 南京与广州
    C. 西安与成都
    D. 杭州与苏州

  2. 诗人用什么意象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伤感? A. 酒
    B. 鸦青江畔
    C. 别泪
    D. 金灯

  3. 诗中提到的“脱骖”暗示了什么? A. 自豪
    B. 羞愧
    C. 忧虑
    D. 高兴

答案:1.A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吴兆骞的《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吴兆骞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情感与身份的困惑,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孤独。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前题 和无住韵 临江仙 临江仙 晚景 临江仙·杭州纪游 西湖眺雨 临江仙二十首 其三 若有来生 临江仙 其三 临江仙 临江仙 送王从事(王原误作二,兹从疆村业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样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花辰月夕 倒八字的字 左膀右臂 一彼一此 苦手 饧枝 翘首以待 摇摇 包含楔的词语有哪些 格格不纳 鬥字旁的字 互不相容 豕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连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