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0:30
桑下浮屠,栖迟信宿,狂笑重逢无恙。
八十行童,忙煞赵州和尚。
惊笠重泰岱霜寒,讶衣冷舒庐风飏。
息肩时越水吴山,高挑又向竹篷放。
琴棋书画累赘,还藉横磨剑,荡开缠障。
具大神通,拿住化龙禅杖。
填海恨精卫勤劬,补天术女娲惆怅。
更面壁消歇音尘,草鞋閒五两。
在桑树下的浮屠寺,栖息和停留,欢笑着重逢,彼此安好。
八十岁的行童,忙得不可开交,赵州和尚也显得疲惫。
在泰岱山上,寒霜袭来,惊得我帽子掉落,衣服被庐风吹凉。
我在越水和吴山之间休息,肩膀高高地向竹篷放松。
琴棋书画成为累赘,却还依赖磨剑来荡开缠绕的障碍。
具备大神通的我,手握化龙的禅杖。
填海的精卫辛勤不懈,补天的女娲感到惆怅。
更在墙壁前静坐,消除音尘,草鞋闲放,轻便舒适。
张克家,近代诗人,生于清末,逝于民国,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著称。其诗作品多反映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常常融合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绮罗香》创作于一个充满动荡的时代,诗人以行脚的方式探索人生,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绮罗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修行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领悟和对生命的思考。开篇即以“桑下浮屠”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展现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接着提到“八十行童”,不仅描绘了修行者的忙碌,也暗示了人生岁月的流逝。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使用“惊笠重泰岱霜寒”,展现了严寒的环境与内心的惊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琴棋书画”与“横磨剑”,表明了对艺术与修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反思,认为这些都成为了负担。后半部分提到的“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则是对人类努力与追求的赞美,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诗人选择“更面壁消歇音尘”,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回归内心的追求,显示了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与释然。整首诗在意象丰富的描绘中,传达出一种超脱现实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生活与哲学思考,传达出对生命、友谊与努力的反思与感悟,展示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八十行童”指的是哪个角色?
填空题:诗中提到“填海恨精卫勤劬”,表达了__的精神。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对繁忙生活的赞美。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