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丁酉皿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

《丁酉皿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

时间: 2025-05-02 14:26:34

诗句

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

谁宿此船愁似我?

船篷犹带烛烟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34

原文展示:

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谁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犹带烛烟痕。

白话文翻译:

两岸虫鸣声响,令人难以忍受,点燃烛光来消愁,且饮一杯。谁和我一样,愁苦地住在这船上?船篷上仍留有烛烟的痕迹。

注释:

  • 虫声:指秋夜虫鸣,营造出孤寂的气氛。
  • 不堪闻:无法忍受,形容虫声让人烦躁。
  • 把烛销愁:点燃蜡烛来驱散忧愁。
  • 一尊:这里指酒杯,古代常用“尊”来指代酒容器。
  • 宿此船:在这条船上过夜。
  • 愁似我:和我一样愁苦。
  • 船篷:船的帆布,指船的遮挡部分。
  • 烛烟痕:烛光燃烧后留下的烟熏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丁酉年十月,杨万里在官职之余,乘舟游览,遇到风浪困扰,夜宿于椆陂江,感受到孤独与忧愁,因而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而深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舟中夜宿时的孤独感与愁苦情怀。首句“虫声两岸不堪闻”直接传达了环境的沉闷与不安,虫鸣声的侵扰使得作者的心情愈发沉重。接着,作者选择点燃蜡烛,象征着他试图驱散内心的愁苦,然而这种努力显得无奈。诗中反复提到的“愁”字,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船篷犹带烛烟痕”不仅描绘出具体的场景,还暗示着作者心中忧愁的延续与无法摆脱的情感。整首诗在意象的安排上非常巧妙,虫声、蜡烛、船篷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个孤独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虫声两岸不堪闻”: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虫鸣的扰动,营造出一种烦躁的气氛。
    • “把烛销愁且一尊”:表达了作者试图通过饮酒来驱散愁苦的心情。
    • “谁宿此船愁似我?”:引出对他人情感的思考,感慨自己并非孤独一人。
    • “船篷犹带烛烟痕”:通过细节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愁苦的持续。
  • 修辞手法

    • 拟人:虫声被赋予了令人烦恼的情感,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更富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描绘了在夜晚舟中,诗人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切感受,反映了人孤独无助的心理,以及对生活的思索。

意象分析:

  • 虫声:象征着孤独与烦恼。
  • 蜡烛:代表着希望与驱散愁苦的努力。
  • 船篷:暗示着流浪与漂泊,象征着生活的不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虫声”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2. “把烛销愁”中的“销”字意为: A. 消除 B. 燃烧 C. 制作

  3. 谁会和作者有相似的愁苦? A. 朋友 B. 陌生人 C. 船上的人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隐逸生活中的愁苦。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夜晚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丁酉皿月十日之官毗陵》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但杨万里的愁苦更为细腻,李白则更具豪放之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汇编》
  • 《杨万里诗文精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杜牧之齐山登高 入潼关 题濠州钟离寺 伤迁客殁南中 题樟亭 司马相如琴歌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杂曲歌辞。杨柳枝 送卢弘本浙东觐省 题真娘墓(在虎丘西寺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浄 麥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凡夫俗子 嚣嚣 衣字旁的字 不失圭撮 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父母遗体 积惯 陵台 吹毛索疵 单耳刀的字 揪心扒肝 接收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