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9:22
木芙蓉
作者: 吴孔嘉 〔明代〕
半临秋水照新妆,
澹静丰神冷艳裳。
堪与菊英称晚节,
爱他含雨拒清霜。
这首诗描绘了秋水映照下的木芙蓉,花朵如同新妆般美丽,清淡而静谧,展现出优雅的风采。它的美丽可以与菊花相提并论,象征着坚贞的品格,尽管经历雨露的洗礼,却不畏霜寒,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吴孔嘉,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常以花草树木为题材,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木芙蓉》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品格的钦佩,寄托了对美好品德的向往。
《木芙蓉》是一首生动而富有美感的诗作,通过对木芙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对品格高洁的赞美。全诗以“半临秋水”开篇,秋水的清凉映衬出木芙蓉的“新妆”,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通过“澹静丰神冷艳裳”描绘了木芙蓉的外在美,以及它那份冷清的气质,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内在的坚韧与高洁。
第三句“堪与菊英称晚节”更是将木芙蓉与菊花相提并论,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贞,暗示木芙蓉同样拥有这样的品格。最后一句“爱他含雨拒清霜”则传达了花朵在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坚韧,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坚持自我的精神。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花的赞美,更是对品德的礼赞,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全诗通过描写木芙蓉的外在之美与内在品质,表达了对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的品德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与品德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菊英”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半临秋水”中的“半”字有什么含义?
《木芙蓉》与《秋夕》的对比,前者侧重于描绘花的美丽与品格,后者则表达了对秋夜的惆怅与感伤。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