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6:31
长生观观月
陆游 〔宋代〕
碧天万里月正中,
清夜弭节长生宫。
广寒忽堕人间世,
但怪步虚声散瑶台空。
四山沉沉万籁寂,
夭矫髯龙舞娱客。
弭貂老仙期不来,
独倚栏干吹玉笛。
道人不怕九霄寒,
银阙冰壶处处看。
天台四万八千丈,
明年照我扶藜杖。
在碧蓝的天空下,月亮正悬在正中,
清冷的夜里,长生宫的乐曲悠扬。
广寒宫的明月忽然降落到人间,
只觉得空荡荡的瑶台上回响着虚无的步声。
四周山峦沉沉,万籁俱寂,
夭矫的龙舞在为来宾助兴。
弭貂的老仙人却还不来,
我独自倚着栏杆,吹奏着玉笛。
道人不怕九霄的寒冷,
银色的阙楼、冰冷的壶处处可见。
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
明年我将用拐杖照亮行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与细腻并重,常表现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艰辛,诗作多反映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哲思。
《长生观观月》可能是在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观月而作,抒发对长生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月亮作为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孤独、清冷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在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长生观观月》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描绘月亮和长生宫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自然的思考。首句“碧天万里月正中”以广阔的天空和明亮的月亮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接下来的“清夜弭节长生宫”则引入了长生的主题,长生宫的乐曲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悠扬,呼应了人们对长生的向往。
当诗人提到“广寒忽堕人间世”时,表达了对月亮的渴望与对人间生活的反思,突显了月亮的神秘与美丽。在“但怪步虚声散瑶台空”中,诗人意识到即使月亮降临,现实依然是空虚的,寓意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四山的寂静与夭矫龙舞的热闹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诗人以“明年照我扶藜杖”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坚定,尽管面临着寒冷与孤独,但他依然对人生的旅途充满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亮与长生宫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长生的渴望、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碧天万里月正中”的意境是什么?
“长生宫”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明年照我扶藜杖”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答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陆游的《长生观观月》更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以月亮为意象,但主题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