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8
阑干小倚望遥岑,晓霁朝朝换午阴。越鹜已收天外影,吴鸠尚带雨中音。海濒客子秋衔袖,塞上征人夜拊砧。都是一般无意绪,闵劳争柰主恩深。
我倚靠在栏杆上,遥望远处的山峰,清晨的阳光每天都在变化,带来不同的阴影。越鸟已经收起了天边的身影,而吴鸠依旧在雨中鸣叫。海边的游子在秋风中叹息,边塞的征人夜里敲打着砧板。这一切都是无意的,然而我却在为主人的深恩而感到忧虑。
吴潜(约1080年-约1150年),字景初,号澹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吴潜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七用喜雨韵三首》是吴潜应景而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的宁静与思绪的复杂。开头“阑干小倚望遥岑”描绘了一幅悠闲的画面,诗人似乎在思考,远处的山峰给他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接下来的“晓霁朝朝换午阴”则用自然的变化来映射人生的无常。越鸟与吴鸠的对比,不仅反映了不同生境下的生物,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思考。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身边的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活中无意与主恩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经历的结合,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恩情的珍视,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不尽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