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41
疏影·嗤琼笑玉
作者: 吴潜 〔宋代〕
嗤琼笑玉。向画堂可肯,风露边宿。
耐冻禁寒,便瘦宜枯,前生莫是孤竹。
从来不上春工谱,梦不到沈香亭北。
算只消澹影疏香,伴个幽栖人独。
莫待痴蜂呆蝶,倩青女捺住,多少红绿。
落雁寒芦,翠鸟冰枝,近傍三间茅屋。
想这般,夷旷襟怀,渺视乾员坤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冷幽静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嗤琼笑玉”开头,表现出一种轻盈而高雅的气质。诗中提到在画堂边,夜晚的风露中栖息,经历寒冷的考验,反而更显得瘦削而适合枯寂,似乎在暗示着孤独的命运。诗人追溯前生,似乎自问是否曾是孤竹般的存在,孤独无依。
接着,诗人指出自己从未参与春天的繁华,梦中也未曾到达沈香亭的美妙之地。于是,诗中只剩下淡淡的影子和清香,陪伴着幽静的栖居者。诗人提醒自己不要等待那痴迷于花丛的蜜蜂和蝶,依靠那些青衣女子来把持心中的情感。最后,诗人描绘了落雁在寒芦间、翠鸟在冰枝上的情景,近旁是三间茅屋。诗人想象着这样的一幅画面,心胸开阔,超然物外,任凭自然的变化。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幽静著称,常表现淡泊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清雅、脱俗的风潮。诗人借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淡然。
《疏影·嗤琼笑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嗤琼笑玉”以清雅的形象开启,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感,仿佛自然之美在轻声细语中流淌。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冷清与孤独,更借此反思自身的生存状态。
“耐冻禁寒,便瘦宜枯”一句,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自身处境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态度。相较于春天的繁华,诗人选择了孤独与清淡,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超然与拒绝。尤其是“莫待痴蜂呆蝶”,更是强调了对外界诱惑的警惕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的“夷旷襟怀,渺视乾员坤幅”更是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在自然中获得了一种开阔的胸怀,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这种境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洒脱与自由,诠释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接受、对世俗繁华的拒绝,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嗤琼笑玉”形容的是:
A. 轻盈优雅
B. 沉重孤独
C. 繁华热闹
“耐冻禁寒”的意思是:
A. 忍受寒冷
B. 享受温暖
C. 逃避寒冷
诗人对“春工谱”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所谓
C. 反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吴潜的《疏影·嗤琼笑玉》,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