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菊花十二首

《菊花十二首》

时间: 2025-04-26 18:30:18

诗句

无艳无妖别有香,知心谁解赏孤芳。

渊明酩酊知何处,安得斯人共一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0:18

原文展示:

无艳无妖别有香,
知心谁解赏孤芳。
渊明酩酊知何处,
安得斯人共一觞。

白话文翻译:

这朵菊花没有艳丽和妖艳的外表,却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谁能真正理解并欣赏它的孤芳自赏呢?陶渊明喝得酩酊大醉,不知道要去哪里,怎么能找到那样的人一起共饮呢?

注释:

  • 无艳无妖:没有华丽的颜色和妖娆的姿态。
  • 别有香:却有着独特的香气。
  • 知心:真正理解我的人。
  • 孤芳:独自绽放的花,暗指孤独的高洁。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和陶醉于自然著称。
  • 酩酊:形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状态。
  • 斯人:指那个能够理解和欣赏菊花的人。
  • 共一觞:一起举杯畅饮。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史铸,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表达个性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清雅事物的向往与热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 创作背景: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史铸在此诗中借菊花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知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菊花十二首》中的这首诗,充分展现了史铸对菊花的赞美和对孤独的哲思。菊花作为一种秋季盛开的花,常被视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在诗中,诗人通过“无艳无妖别有香”的描写,突出菊花的独特之处,强调内在的美胜过外在的华丽。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菊花的品格,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情怀。接下来,诗人提到陶渊明,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其对自然和酒的热爱而闻名。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如同一曲低回的哀唱,充满了孤独与思索,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无艳无妖别有香”:菊花没有炫目的颜色,也没有妖艳的姿态,却有别样的香气,表达了内在品质的珍贵。
    2. “知心谁解赏孤芳”:真正懂得它的人又有几个,反映出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与孤独。
    3. “渊明酩酊知何处”:提及陶渊明的醉态,暗示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4. “安得斯人共一觞”:渴望能与真正懂得自己的人共饮,体现出孤独中的对话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无艳无妖”与“别有香”的对比,强调内在的美。
    • 典故:引用陶渊明,增添了文化深度与历史感。
    • 拟人:菊花被赋予了“孤芳”之名,强调其高洁品格。
  •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孤独与渴望的主题,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的渴求,也反映了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的精神,代表着不屈的个性。
  • 陶渊明:作为隐士的象征,代表着追求自由与自然的理想。
  • :象征着放松与畅快,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2. “安得斯人共一觞”中的“斯人”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诗人自己
    C. 理想中的知音

  3.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以什么著称? A. 战争
    B. 隐逸与自然
    C. 文学批评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史铸的菊花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思索,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家庭与社会,而史铸则偏向于个人内心的追求与对理想伴侣的渴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陶渊明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灵山寺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曹仁宪谨荣寿 其一 久不作诗偶见旧稿戏成短章 书介眉大兄纨扇 有感 京江晚泊 岳麓寺小憩用李西涯游岳麓寺韵 奉使江左读同官萧显之西湖行记因题其后 送李天生归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价值连城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包含败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黑窝 避趋 逸驾 空晴 万殊之妙 人字头的字 癶字旁的字 饵钓 涛澜汹涌 割襟之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