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

《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

时间: 2025-05-02 16:10:23

诗句

胜日从公蒲涧游,万壑声满千崖秋。

一径如蛇三百曲,绕尽山腹到山头。

穹岩千仞欹欲裂,仰看飞泉泻云窟。

锵成环佩奏成琴,溅作珠玑霏作雪。

步穿危磴攀苍藤,忽上穹岩顶上行。

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

只怪前驱深不见,须臾却向前山转。

海风吹袖万丈长,海水去人一弓远。

老僧云卧晏未兴,先遣长松夹道迎。

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安期生。

景泰上方半堵壁,城中望之雪山白。

却从景泰望城中,晓日楼台焕金碧。

君不见中流千金博一壶,不如游山饥时粥一盂。

金印系肘大如斗,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

安期飞升今几年,祖龙不是不求仙。

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倾城游人来访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0:23

原文展示

胜日从公蒲涧游,万壑声满千崖秋。
一径如蛇三百曲,绕尽山腹到山头。
穹岩千仞欹欲裂,仰看飞泉泻云窟。
锵成环佩奏成琴,溅作珠玑霏作雪。
步穿危磴攀苍藤,忽上穹岩顶上行。
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
只怪前驱深不见,须臾却向前山转。
海风吹袖万丈长,海水去人一弓远。
老僧云卧晏未兴,先遣长松夹道迎。
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安期生。
景泰上方半堵壁,城中望之雪山白。
却从景泰望城中,晓日楼台焕金碧。
君不见中流千金博一壶,不如游山饥时粥一盂。
金印系肘大如斗,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
安期飞升今几年,祖龙不是不求仙。
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倾城游人来访古。

白话文翻译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朋友在蒲涧游玩,山谷间回响着秋天的声音。小路如同蜿蜒的蛇,曲折了三百回,绕过山的腹部到达山顶。高耸的岩石似乎要裂开,仰头看见飞泉从云窟中泻下。泉水的声音如同环佩的清响,溅起的水珠如同珍珠般飞舞,像雪花一样飘落。我在陡峭的石阶上行走,攀爬苍翠的藤蔓,忽然登上了高耸的岩石顶端。人在半空中,泉水在井底,不敢俯视,只能听到水声。我只怪前方的路太深,看不见,转眼间又向前山转去。海风吹动衣袖,感觉像万丈长,海水在远处弓形般消失。老和尚在云中静卧,还未清醒,先让长松夹道迎接。小参古庙的黄面老和尚,不再见到昔日的安期生。景泰山上有一堵墙,城中望去仿佛是雪山白皑皑。而从景泰山上望城中,晨曦中楼台显得金碧辉煌。你难道没有看到在船中千金博一壶,不如游山时饿了吃一碗粥。金印挂在肘上,像斗一样沉重,不如游山累了喝一杯酒。安期飞升至今已有几年,祖龙并非不求仙。至今年七月二十五,整座城市的游人前来拜访这座古老的山。

注释

  • 蒲涧:指的是一个地名,具体地点可能是诗人游览的地方。
  • 万壑:形容山谷很多,声响回荡。
  • 穹岩:高耸的岩石,形容山的高大。
  • 飞泉:从高处落下的水,形容水流如飞。
  • 老僧:指一位年长的和尚,象征着宁静与智慧。
  • 安期生:古代传说中求仙者,象征追求长生不老。
  • 景泰:指景泰山,是诗人游览的景点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晚号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慨,行云流水般的风格使其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游览景点之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喧嚣的反思。诗中描绘了游山玩水的乐趣以及对古代隐士传说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人文之间的深厚联系。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游览乐趣的诗作。全诗以游山的过程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胜日”引入,给人以阳光明媚的感觉,接着通过“万壑声满千崖秋”描绘出秋天的气息,增强了时令的感受。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美妙的旅行,在自然的怀抱中,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闲适与惬意。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一径如蛇三百曲”,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出小路的曲折与蜿蜒。而“穹岩千仞欹欲裂”的描绘,则是对大自然雄伟景观的崇敬,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随着游览的深入,诗人感受到海风的吹拂,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追思,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安期飞升今几年,祖龙不是不求仙”反映出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哲学思考。在这一自然游玩的过程中,诗人不仅享受了美好的景色,更引发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流畅自如,韵律和谐,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诗人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思与人文情怀,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胜日从公蒲涧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朋友们一同游览蒲涧。
  2. 万壑声满千崖秋:山谷的声音在千崖之间回荡,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3. 一径如蛇三百曲:小路如同蜿蜒的蛇,曲折了三百次。
  4. 绕尽山腹到山头:小路最终绕过山的内部,通向山顶。
  5. 穹岩千仞欹欲裂:高耸的岩石似乎要裂开,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6. 仰看飞泉泻云窟:仰头看见飞泉从云窟中泻下,流光溢彩。
  7. 锵成环佩奏成琴:泉水的声音如同环佩的清响,奏成美妙的乐曲。
  8. 溅作珠玑霏作雪:水滴溅起如同珍珠,飘落的水花如同雪。
  9. 步穿危磴攀苍藤:在陡峭的石阶上行走,攀爬着苍翠的藤蔓。
  10. 忽上穹岩顶上行:忽然间我攀登上了高耸的岩石顶端。
  11. 人在半天泉在井:此时我人在半空中,而泉水在井底。
  12. 不敢下瞰惟闻声:我不敢俯视,只能听到水声的回响。
  13. 只怪前驱深不见:只怪前方的路太深,看不见尽头。
  14. 须臾却向前山转:转瞬间又向前山转去,继续游览。
  15. 海风吹袖万丈长:海风吹动衣袖,感觉如同万丈长。
  16. 海水去人一弓远:海水在远处弓形般消失。
  17. 老僧云卧晏未兴:老和尚在云中静卧,还未清醒。
  18. 先遣长松夹道迎:先让高大的松树夹道迎接。
  19. 小参古殿黄面老:小参古庙的黄面老和尚。
  20. 不见旧日安期生:不再见到昔日的安期生。
  21. 景泰上方半堵壁:景泰山上有一堵墙。
  22. 城中望之雪山白:城中望去仿佛是雪山白皑皑。
  23. 却从景泰望城中:而从景泰山上望城中。
  24. 晓日楼台焕金碧:晨曦中楼台显得金碧辉煌。
  25. 君不见中流千金博一壶:难道你没有看到在船中千金博一壶。
  26. 不如游山饥时粥一盂:不如游山时饿了吃一碗粥。
  27. 金印系肘大如斗:金印挂在肘上,像斗一样沉重。
  28. 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不如游山累了喝一杯酒。
  29. 安期飞升今几年:安期飞升至今已有几年。
  30. 祖龙不是不求仙:祖龙并非不求仙,反映对修行的思考。
  31. 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至今年七月二十五。
  32. 倾城游人来访古:整座城市的游人前来拜访这座古老的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径如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路的蜿蜒曲折。
  • 拟人:将泉水的声音比作乐曲,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浮华的反思。同时,隐喻着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强调了游山与修行的关系,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蒲涧:象征自然的清幽和宁静。
  2. 飞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流动。
  3. 老僧:象征智慧与宁静的生活。
  4. 金印:象征权力与物质的束缚。
  5. 安期生:象征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点“蒲涧”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条河流
    • C. 一个山涧
    • D. 一座城市
  2. 杨万里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 A. 物质财富
    • B. 长生不老
    • C. 名声与地位
    • D. 战争与和平
  3. 诗中的“飞泉”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运
    • B. 自然的活力
    • C. 人生的艰辛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游蒲涧》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更注重游玩的乐趣与对人事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隐逸情怀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探芳信·为春瘦 尾犯·甲辰中秋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诉衷情·七夕 宴清都·连理海棠 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 浣溪沙·桂 十二郎·垂虹桥 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运筹谋画 包含橙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公王 终日终夜 杯觥交错 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泛滥成灾 两荆 屮字旁的字 相料 八音迭奏 斤字旁的字 市步 生品 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