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时间: 2025-04-27 00:36:32

诗句

春光欲动意犹迟,未许游人浪见伊。

只有梅花藏不得,隔篱穿竹出横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6:32

原文展示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 杨万里

春光欲动意犹迟,
未许游人浪见伊。
只有梅花藏不得,
隔篱穿竹出横枝。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光辉仿佛要动起来了,但心情还是迟迟未定,
不允许游人轻易地看到她。
只有梅花无法隐藏,
隔着篱笆穿过竹子,伸出横枝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欲动:想要动,表示春光即将到来。
  • 意犹迟:心情仍然迟缓,不够兴奋。
  • 未许:不允许。
  • 浪见:随意见到。
  • 藏不得:无法隐藏。
  • 隔篱:隔着篱笆。
  • 穿竹:穿过竹子。
  • 横枝:横向伸出的树枝。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清雅,常常代表着不畏严寒而先开花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诗风以写景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庚戍年正月,正值春季,作者与同舍友约定游览西湖。然而,春光虽然欲动,却仍然迟缓,表现出一种期待与无奈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场景和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开头两句以“欲动”和“犹迟”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体现了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显现。诗人心中对春光的期待与自然的迟缓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接下来的两句以梅花为主角,表现出一种无法抑制的生机。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它穿过竹子和篱笆,彰显了春天的顽强生命力与美好希望。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呈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总体来看,杨万里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致描绘,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光欲动意犹迟:春天的光辉似乎要来,但心情依然迟缓,暗示春天的到来并不急切。
  • 未许游人浪见伊:不让游人随意见到春光,表现出一种期待和渴望。
  • 只有梅花藏不得:梅花无法隐藏,它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
  • 隔篱穿竹出横枝:梅花在篱笆和竹子之间伸展枝条,展现出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拟人化,赋予情感。
  • 对仗:“春光欲动”与“意犹迟”,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意象:梅花、篱笆、竹子等意象的运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命力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梅花:坚韧与高洁的象征,代表不畏严寒的精神。
  • 篱笆与竹子:自然的屏障,象征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坚韧与高洁
    • C. 夏天的繁盛
  2. 诗句“春光欲动意犹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与无奈
    • B. 快乐与兴奋
    • C. 忧愁与失落
  3. 诗中提到的“浪见”意味着什么?

    • A. 随意看到
    • B. 高兴地见到
    • C. 隐秘地看到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景象与人间情感的结合。
  • 王安石《梅花》:同样表现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庚戍正月三》李白《早发白帝城》: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更侧重于细腻的内心感受,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气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拟花间 菩萨蛮 闻桂花香偶成 菩萨蛮八首 其八 菩萨蛮 登最高峰 菩萨蛮·玉肌香衬冰丝縠 菩萨蛮 其七 菩萨蛮 其十二 菩萨蛮 闺情 菩萨蛮•除夕,阮亭广陵署中守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金翅擘海 包含打的成语 包含棒的成语 有过之而无不及 甘字旁的字 大厦栋梁 示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三角形 纠缪 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发怒冲冠 你吹我捧 交岔 幵零 众喣飘山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