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生查子 甲午上元效晏小山

《生查子 甲午上元效晏小山》

时间: 2025-05-07 22:26:39

诗句

蟾光尽意明,鬓影穿街隐。

帖子写宜春,争奈春无准。

枯坐拨炉灰,窗外凄风紧。

银汉是红墙,人远天涯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6:39

原文展示:

生查子 甲午上元效晏小山

蟾光尽意明,鬓影穿街隐。
帖子写宜春,争奈春无准。
枯坐拨炉灰,窗外凄风紧。
银汉是红墙,人远天涯近。


白话文翻译:

月光已经消逝,但心意依然明亮,
鬓发的影子在街道上隐隐约约。
帖子上写着“宜春”,但无奈春天并没有确切的时间。
我枯坐着拨弄炉灰,窗外的寒风呼啸而紧。
银河仿佛是红色的墙,人虽然远,但心却近。


注释:

字词注释:

  • 蟾光:指月亮的光辉,蟾为蛤蟆,因古人认为蛤蟆是月亮的象征。
  • 鬓影:指鬓发的影子,形容人在街道上走动,影子随着身影而动。
  • 帖子:指写有“宜春”的纸条,宜春即为春天的美好。
  • 春无准:春天没有固定的日期。
  • 拨炉灰:形容无所事事,拨弄炉火的灰烬。
  • 银汉:指银河,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夜空的美丽。
  • 红墙:在此指银河的绚丽景象。

典故解析:

  • 宜春:春天的美好象征,古人常以春天来表达希望和温暖。
  • 银汉:古代文人常用“银汉”来描绘夜空的美丽,与思念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6-1943),字仲华,号榆生,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和学者,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他的诗歌常融入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甲午年(1894年),正值元宵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气氛,表达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春日美好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诗歌鉴赏:

《生查子》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对春光渴望的词作。整首诗在描写上极具细腻的观察力,月光的消逝、街道上的影子、帖子上的字句,无不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春天的渴望。诗中的“蟾光尽意明”,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消逝,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无常。接着“鬓影穿街隐”,则巧妙地运用影子这一意象,表现了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隐秘。

诗人在“帖子写宜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期待,但“争奈春无准”又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透过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接下来的“枯坐拨炉灰”,更是显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寂寞感,窗外的“凄风紧”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的氛围。最后,“银汉是红墙,人远天涯近”一句,意象的转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空间的情感,尽管人身在远方,但心灵的距离却可以很近,流露出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思念。

整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生活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蟾光尽意明:月光虽已消逝,但内心的情感依然明亮。
  2. 鬓影穿街隐:鬓发的影子在街道上隐晦而动,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3. 帖子写宜春:纸条上写着“宜春”,代表对春天的渴望。
  4. 争奈春无准:然而春天却没有明确的到来,表现出一种无奈。
  5. 枯坐拨炉灰:静坐无事,拨弄炉灰,显现出内心的寂寞。
  6. 窗外凄风紧:窗外的寒风呼啸,进一步渲染孤独的氛围。
  7. 银汉是红墙:银河宛如红墙,表现出夜空的美丽。
  8. 人远天涯近:尽管人身处远方,但心灵的距离却很近,表达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汉是红墙”,将银河比喻为红墙,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使用了工整的对仗,如“蟾光尽意明,鬓影穿街隐”。
  • 拟人:窗外的“凄风”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寂寞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期待和人生的孤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蟾光:象征月光与美好时光。
  • 鬓影:象征孤独与隐秘。
  • 帖子:象征希望与期待。
  • 炉灰:象征无所事事的寂寞。
  • 银汉:象征宇宙的美丽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蟾光尽意明”中的“蟾”指代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2. 诗中提到的“帖子”写的是哪个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3. “窗外凄风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悲伤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思念。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两者均描绘了月夜的美丽与孤独,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而龙榆生则更多地表现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龙榆生研究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相关查询

和吴冲卿藏菜 泗守朱表臣都官刱北园 送京西转运李刑部移京东转运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拟韦应物残灯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 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苏祠部通判洪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俭府 麦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定门 大才槃槃 牛埭 歹字旁的字 御米 比字旁的字 居心叵测 便民 倍称之息 稍纵则逝 縠觫伏罪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