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3:24
《虞美人 其三 月下听琴,西湖作》
作者: 吕胜己 〔宋代〕
横波清剪西湖水。
黛拂吴山翠。
藕丝衫子水沈香。
坐久冰肌玉骨起微凉。
金徽泛柳听佳句。
叠叠胎仙舞。
曲终松下小磐桓。
风露泠泠直欲便骖鸾。
这首诗描绘了在西湖月下,听琴的悠然情景。西湖的水波如同被清剪过般的横流,青黛的山峦上覆盖着翠绿的树木。穿着藕丝衫的女子,身上散发着水沉香,坐久了,冰冷的肌肤与玉骨开始感到一丝凉意。金色的徽饰在柳树间荡漾,听到美妙的琴音,仿佛仙女在翩翩起舞。曲子结束后,在松树下的小石凳上,微风与露珠轻轻拂过,恍如要乘着仙鸾飞去。
作者介绍
吕胜己,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作品多以清丽、细腻著称。其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西湖月下,诗人借助西湖的优美景色和琴音,表达了对自然的陶醉和对人生乐趣的追求。西湖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常常象征着幽静与美好。
吕胜己的《虞美人 其三》是一首充满优雅与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开篇的“横波清剪西湖水”,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出湖水的清澈与波动,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的“黛拂吴山翠”则通过对山色的描绘,展示了西湖周围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藕丝衫子水沈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形象,既展现了她的美丽,又通过“水沈香”传达出一种清雅的气质。“坐久冰肌玉骨起微凉”则表现了在这月下静谧的时光中,细腻的感受与微妙的情绪,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后半部分,随着金徽泛柳的描写,音乐的意象逐渐升华,带有一种梦幻色彩。“叠叠胎仙舞”则将听琴的美好与仙女的舞姿相结合,表现出乐音的美妙和超凡脱俗的感觉。最后一句“风露泠泠直欲便骖鸾”,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美景与琴声,表达了对自然、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宁静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横波清剪西湖水”中的“横波”指的是什么?
A. 湖水的波动
B. 山的轮廓
C. 夕阳的光辉
D. 细雨的滴落
“藕丝衫子水沈香”描绘的是哪个意象?
A. 自然风景
B. 女子的服饰与香气
C. 月光的柔和
D. 乐曲的优美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向往自然与超然的生活
C. 对历史的回忆
D. 描绘战争的残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吕胜己的《虞美人》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细腻的情感,而李白则强调了对孤独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皆在月下描绘各自的情感,却有着不同的情境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