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2:04
作者:沈约 〔南北朝〕
殷兆玉筐,周始邠王。
于赫文祖,基我大梁。
肇土七十,奄有四方。
帝轩百祀,人思未忘。
永言圣烈,祚我无疆。
这首诗表现了对先祖的崇敬与怀念。殷朝的繁荣象征着富饶的土壤,周朝的始祖邠王开创了伟大的事业。伟大的文祖在这里奠定了大梁的基础,经过七十年的耕耘,四方的土地都归于大梁的统治。帝王的轩辕之车承载着百代的祭祀,人们对他们的思念永不消失。永远传颂的圣明和功绩,给予我们无尽的福祉。
作者介绍:沈约,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诗和乐府,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表达对国家统一和繁荣的渴望。
这首诗以庄严的语气缅怀先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开头用“殷兆玉筐”引出丰饶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富饶、繁荣的氛围,接着提到“周始邠王”,将历史的脉络与当时的现实相结合,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诗中“帝轩百祀”一句,强调了对先贤的祭祀和追思,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兴盛的美好祝愿。整体上,诗歌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展现了沈约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广阔的历史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怀念先祖,崇尚历史的伟业,同时表达对国家的美好祝愿,体现出诗人对民族精神和历史传承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殷兆”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繁荣?
“肇土七十”中的“七十”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百祀”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约的《梁宗庙歌》与王之涣的《登高》均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但沈约更侧重于对先祖的崇敬和国家的兴盛,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情感的抒发。两者在主题上有所区别,但均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