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5:24
自昔殷代,哲王迭有。
降及周成,惟器是守。
上天乃眷,大梁既受。
灼灼重明,仰承元首。
体乾作贰,命服斯九。
置保置师,居前居后。
前星比耀,克隆万寿。
自古殷朝以来,贤明的君王一代接一代。
到了周朝,只有器物作为守护。
上天对此十分眷顾,大梁因此得到了庇佑。
光辉灿烂,仰望元首的恩泽。
体制遵循天命,服从于九州。
置守卫和师长,分居前后。
前面的星辰相互辉映,延续万年的寿命。
沈约(441年-513年),字叔达,号阮亭,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与骈文。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历史与哲理为题材,深受后人推崇。
《梁三朝雅乐歌》是沈约为梁朝王室创作的,旨在通过诗歌歌颂国家的繁荣与统治者的德行,展示王朝的盛世景象,反映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本诗以古代王朝更替为背景,表达了对贤明统治者的向往与对国家繁荣的期盼。开篇提到“自昔殷代,哲王迭有”,引出了历史的长河,展现了贤明君王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接着提到周朝时“惟器是守”,暗示了器物的重要性,象征着政权的稳固和国家的安定。
诗中“上天乃眷,大梁既受”表达了对上天保佑的感恩,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与天命的尊重。“灼灼重明,仰承元首”,强调了统治者的光辉与德行对国家的影响。最后的“前星比耀,克隆万寿”则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长治久安的向往。
整首诗言辞凝练,意象鲜明,既有历史感,又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借古喻今,展现了贤明统治者的光辉与国家繁荣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哲王”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君主?
“前星比耀”中的“前星”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器”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