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十一月下旬雪接慧素信词以寄之

《虞美人 十一月下旬雪接慧素信词以寄之》

时间: 2025-05-03 19:47:42

诗句

野梅做蕊残冬近,归去无音信。

北风摇梦客思家,又见雪花飘落似杨花。

乡书昨日传鱼素,多少伤心话。

枕头斜倚到天明,一夜烛灰成泪泪成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7:42

原文展示:

野梅做蕊残冬近,归去无音信。
北风摇梦客思家,又见雪花飘落似杨花。
乡书昨日传鱼素,多少伤心话。
枕头斜倚到天明,一夜烛灰成泪泪成冰。

白话文翻译:

野梅已经凋谢,冬天逐渐逼近,
归家的音信依旧无消息。
北风摇动着梦中的思乡情,
再次看到雪花飘落,犹如杨花般轻盈。
昨日乡信传到,带来了鱼的消息,
其中有多少伤心的话语。
我斜倚在枕头上直到天明,
一夜的烛灰化作泪水,泪水又变成冰。

注释:

  • 野梅:指野生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即将到来和生活的美好。
  • 归去无音信:归家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表达了思乡的焦虑与无奈。
  • 北风摇梦:北风吹动梦境,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乡书:指家乡的书信。
  • 鱼素:指家中寄来的信件,可能是用鱼的形象来传递思念。
  • 一夜烛灰成泪泪成冰:形象地描绘了因思念而流泪的情感,烛火的灰烬象征着孤独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伯驹(1880-1962),字维桢,号半农,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美术家。他的诗作多反映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张伯驹在诗风上兼具古典与现代,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虞美人 十一月下旬雪接慧素信词以寄之》创作于冬季,正值梅花凋零、寒冬将至之时。诗人思念故乡及亲人,寄托了浓厚的乡愁与孤独感。诗中提到的“鱼素”可能是指与亲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反映了当时人们因地理距离而产生的情感隔阂。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整首诗以冬季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心。开篇以“野梅做蕊残冬近”切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诗人通过“归去无音信”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和焦虑,北风与梦的结合,更加突显了离家在外的孤独感。

“又见雪花飘落似杨花”一句,将冬季的雪与春天的杨花并置,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寒冷的孤寂,又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在看到雪花的瞬间,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在后面的“乡书昨日传鱼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表达,信中的内容让人心碎,传递了深厚的情感。

最后两句“枕头斜倚到天明,一夜烛灰成泪泪成冰”,用烛光和泪水隐喻了在孤独中度过的漫漫长夜,情感的真挚与深沉让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人情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梅做蕊残冬近:描绘了冬季的景象,梅花已经凋谢,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
  2. 归去无音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归家却没有音信的失落感。
  3. 北风摇梦客思家:北风的呼啸唤起了对家乡的思念,梦中的家成了诗人的寄托。
  4. 又见雪花飘落似杨花:雪花的飘落如同春天的杨花,象征着对美好的向往与期待。
  5. 乡书昨日传鱼素:乡中的信件传来,带来亲人的问候,感受到浓浓的思念之情。
  6. 多少伤心话:信中包含了许多伤感的内容,令人心痛。
  7. 枕头斜倚到天明:诗人夜不能寐,侧倚在枕头上,思绪万千。
  8. 一夜烛灰成泪泪成冰: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痛苦,泪水与孤独交织成冰冷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雪花飘落似杨花,形成了冬与春的对比。
  • 拟人:北风摇动梦,赋予北风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集中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借助冬季的景象与信件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乡愁、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春天、希望与美好。
  • 雪花:象征着寒冷、孤独与思念。
  • 烛灰:象征着孤独的夜晚与内心的忧伤。
  • 泪水:代表着思乡的情感与对亲人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梅”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冬天的寒冷
    • C. 生命的脆弱
    • D. 以上都是
  2.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孤独感?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以上都是
  3. “一夜烛灰成泪泪成冰”的意思是什么?

    • A. 表达了思乡的痛苦
    • B. 描述了烛光的明亮
    • C. 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

  1. D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思乡的情感,但李白的表现更为直接、明了。
  • 《月夜忆舍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沉重,与张伯驹的细腻相对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人作品集》
  • 《张伯驹评传》

相关查询

浣溪沙 赏陶公新书张维屏诗《新雷》后赋此呈正时近春节 浣溪沙 纤手 浣溪沙 浣溪沙 嘉州 浣溪沙 南城半闲社饯秋雅集 浣溪沙 其二 杨双泉寄画扇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己亥中秋前七日郑君量自孝丰寄惠新茶,漫拈坡翁游南山韵报之 浣溪沙 浣溪沙二首·壬午新春,兰皋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字头的字 近作 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南橘北枳 包含儡的词语有哪些 一挥立就 根由 肀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厌结尾的成语 魂消魄夺 东征西怨 人尽其才 辵字旁的字 桃花潭水 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食耳视 软媚 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