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08
腊残岁尽春将至,
蓓蕾含新翠。
宵来皓月亦东升,
人静犹移梅影上疏棂。
任教往事随风去,
肠断浑无据。
干云纵乏上天梯,
烛暗星斜去路未应迷。
随着腊月的结束,年终将至,春天即将来临,含苞待放的花蕾闪烁着新生的绿意。夜晚皓月东升,万物静谧,月影依然在空旷的窗棂上轻轻摇曳。尽管往事已随风而逝,心中却依旧感到一阵难以割舍的痛楚。即便天空高远、云层稀薄,我也无路可走,烛光微弱,星星斜斜地照着前路,似乎更让我迷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茅于美,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情感著称。生于动荡的年代,他的诗歌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敏感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岁末年初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到来象征希望,同时反映出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岁末冬季与即将到来的春天之间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便用“腊残岁尽春将至”引出春天的希望,接着“蓓蕾含新翠”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展现出一种新生的美好。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转向个人情感,反映出对往事的追忆和难以释怀的痛苦。诗中“肠断浑无据”的情感表达,既有对往事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最后一句“路未应迷”更是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尽管有烛光的微弱指引,但心中的迷茫依旧难以消散。诗歌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的方式,增强了音乐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替,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的期待与对往事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迷茫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腊”指的是哪个月份?
A. 十二月
B. 一月
C. 二月
“肠断”的意思是什么?
A. 身体不适
B. 心中悲伤
C. 失去方向
诗中的“梅影”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孤独与坚守
B. 快乐与欢愉
C. 迷茫与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同一主题下不同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茅于美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孟浩然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象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