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4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48:37
卜算子 其二
岁岁送清辉,冷落无人理。
未必今年胜去年,吟破骚人嘴。
离别有时逢,圆缺无时已。
若到明年见着他,莫负成全意。
每年都送来清明的月光,却冷落得没有人理会。
今年未必比去年更好,吟唱的诗句只是耗费了骚人的嘴巴。
离别时有重逢,月圆月缺却没有固定的时间。
如果明年还能见到他,切不可辜负这份成全的心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杏佛(1879-1918),近代诗人,原名杨文韬,号杏佛,浙江温州人。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征,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月夜,诗人心中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许交织,反映了在交游中对友人情感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卜算子 其二》以清冷的月光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岁岁送清辉,冷落无人理”一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疏离。月亮的清辉虽美,却因无人回应而显得孤独,这种情感在诗中反复萦绕,令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未必今年胜去年,吟破骚人嘴”,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状态的自嘲。尽管诗人努力吟唱,但是否能胜过往年,显得不确定,这反映出一种对自我创作能力的怀疑和对岁月的无奈。
“离别有时逢,圆缺无时已”则指出人生的无常,离别与重逢常常是不可预知的。诗人用月圆月缺的比喻,巧妙地将人际关系的变化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表现出对命运的感悟。
最后一句“若到明年见着他,莫负成全意”展现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不辜负彼此的情谊。
整首诗在清冷的月光下,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细腻而富有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与时间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光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期盼,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珍惜人际关系的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岁岁送清辉”中的“清辉”指什么?
A. 清冷的月光
B. 轻松的笑声
C. 清澈的河水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光的珍惜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提到的“圆缺”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现象
B. 人生的无常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