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29:21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辗转难眠,感受到秋夜的清冷。烛光下,诗人频频修剪烛花,似乎在等待三更时分的到来。床上已铺好凉爽的床单,梧桐树下的明月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床上,显得格外明亮。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梧桐月”这一意象,传达了秋天的孤寂与清冷,梧桐树在古诗词中常与思念、离别等情感相联系。
朱淑真的《秋夜》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秋天夜晚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篇“夜久无眠秋气清”,直接点明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紧接着“烛花频剪欲三更”,诗人虽无法入睡,却在烛光下忙碌,体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到了“铺床凉满梧桐月”,诗人已为自己准备好了床铺,但凉意也似乎映衬了她心中的冷清。最后一句“月在梧桐缺处明”则将月光的明亮与树叶的缝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表达了在孤独中渴望明亮与温暖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孤独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孤独与清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考,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温暖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