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园花竹

《南园花竹》

时间: 2025-05-03 19:27:31

诗句

花行竹径紧相挨,每日须行四五回。

因把花行侵竹种,且图竹径对花开。

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

谁道山翁少温润,这般红翠却长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7:31

原文展示: 南园花竹 邵雍 〔宋代〕 花行竹径紧相挨,每日须行四五回。 因把花行侵竹种,且图竹径对花开。 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 谁道山翁少温润,这般红翠却长偎。

白话文翻译: 花丛与竹径紧密相邻,我每天都要走过四五次。 因为喜欢花丛侵入竹林的景象,所以特意让竹径对着花开。 花香远远地随着衣袖飘来,竹影重重地映在酒杯上。 谁说山中老人缺少温润,这样的红花绿竹却长久地依偎在一起。

注释:

  • 花行竹径:指花丛和竹林之间的路径。
  • 紧相挨:紧密相邻。
  • 衣袂:衣袖。
  • 山翁:山中的老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红翠:指红花和绿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园中欣赏花竹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隐居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感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竹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花行竹径紧相挨”一句,既描绘了花竹相邻的实景,又隐喻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则进一步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最后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无限珍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行竹径紧相挨:描绘了花丛和竹林紧密相邻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
  2. 每日须行四五回: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喜爱,每日多次往返。
  3. 因把花行侵竹种,且图竹径对花开:说明了作者有意让花丛侵入竹林,形成更美的景致。
  4. 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
  5. 谁道山翁少温润,这般红翠却长偎: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这般红翠却长偎”,将红花和绿竹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
  • 对仗:如“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 花行竹径:描绘了花丛和竹林紧密相邻的景象,象征自然的和谐。
  • 花香、竹影: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行竹径紧相挨”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花丛和竹林紧密相邻 B. 花丛和竹林相隔很远 C. 花丛和竹林相互交错 答案:A

  2. 诗中“花香远远随衣袂”一句通过什么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 A. 拟人 B. 对仗 C. 比喻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一句“谁道山翁少温润,这般红翠却长偎”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自然的疏远 B. 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 作者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漫步和欣赏。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邵雍的《南园花竹》: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会稽天休学士 乾元节锡庆院燕 晚发 和晏相公夜归遇雪 登塔 送俞给事知宣州 长兄冬夕递宿偶成长句上寄 上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并序 其二 许康诗 哭郭仲微三首 题玉溪符上人清风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肚的成语 单人旁的字 搜索枯肠 龠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登山蓦岭 无二诺 毛笔马字怎么写?毛笔马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虫字底的汉字大全_虫字底的字有哪些 拄颊看山 瘦骨伶仃 蜡盘 带去的字有哪些?带去的汉字大全 用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用字旁的字 蒲扇价增 金焰 兰芝常生 同字框的字 屁的笔顺怎么写?屁的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谐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