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14:41
寓兴
作者:贾岛
真集道方至,貌殊妒还多。
山泉入城池,自然生浑波。
今时出古言,在众翻为讹。
有琴含正韵,知音者如何。
一生足感激,世言忽嵯峨。
不得市井味,思响吾岩阿。
浮华岂我事,日月徒蹉跎。
旷哉颍阳风,千载无其他。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理的追求,以及在浮华世俗中对真实自我的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道理是难以得到的,世俗的妒忌与喧嚣充斥在周围。山泉流入城市,波澜自然荡漾,似乎在暗喻着人们内心的波动。古代的言辞在现代变得混乱不堪,真正懂得琴音韵律的人又有多少呢?诗人一生中感受到了许多,但世俗的言辞却令他感到高不可攀。自己不愿意品尝市井的喧嚣,倒更希望能听见山中的回响。浮华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日月在悄然流逝。旷远的颍阳风中,千年之后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作者介绍:贾岛,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他的诗歌多表现对道理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风格清新而内敛。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贾岛生活的时代,那个时代充满了竞争与浮华,诗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对自然和真实的渴望。
贾岛的《寓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借助对自然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探求。开篇即以“真集道方至”引入,表明诗人对真理的向往,接着通过“貌殊妒还多”揭示了人世间的妒忌与纷争,显示出人心的复杂与难以把握。山泉的描写则象征着自然的清澈与纯净,流入城市却带来了浑波,代表着人们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诗中提到“今时出古言”,暗示古代智慧在现代社会中常常被误解或曲解,真正懂音乐的人寥寥无几,这种孤独感与对知识的渴求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诗人在一生中虽感受颇丰,但世俗的言辞反而让他感到高不可攀,显示了他对浮华的厌倦。
最后,诗人以“浮华岂我事”总结全诗,明确表示自己对世俗繁华的无所谓,重视的是日月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贾岛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充满了哲理的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真实道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批判,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反映出了一种超脱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真集道”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道理
B. 市井的生活
C. 古代的传说
D. 音乐的旋律
“山泉入城池”中山泉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清澈
B. 人心的波动
C. 浮华的生活
D. 诗人的孤独
诗人在诗中对世俗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所谓
C. 追求
D. 反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