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2:38
鹎鵊词
作者:欧阳修
龙楼凤阙郁峥嵘,荣宫不闻更漏声。
红纱蜡烛愁夜短,绿窗鹎鵊催天明。
一声两声人渐起,金井辘轳闻汲水。
三声四声促严妆,红靴玉带奉君王。
万年枝软风露湿,上下枝间声转急。
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
重城禁锁池台,此鸟飞从何处来。
君不见颍河东岸村陂阔,山禽野鸟常嘲。
田家惟听夏鸡声,夜夜头耕晓月。
可怜此乐独吾知,眷恋君恩今白发。
这首词描绘了宫廷的奢华和清晨的喧嚣。龙楼凤阙高耸入云,富丽的宫殿里却听不到更漏声,红色的纱帐和蜡烛让人感到夜晚短暂,绿窗外的鹎鵊鸟催促着天明的到来。清晨的第一声鸟鸣传来,人们渐渐苏醒,金井旁的辘轳声响起,正在汲水。接着,三声四声鸟鸣催促着妆扮,红靴玉带的侍女们为君王服务。万年枝上的鸟儿在风露中显得急促,南衙的卫兵列队,九门的钥匙已经打开,千官入朝。宫廷重城禁锁,池台深处,这鸟究竟是从何而来?难道你没见到颍河东岸的村庄宽广,山间的鸟儿总在嘲笑吗?田家只听得夏天鸡鸣声,夜夜耕作迎接晓月。可怜这样的乐趣只有我一人知晓,眷恋君恩已是白发苍苍。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文、词、赋等多方面的成就而著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写景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鹎鵊词》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孤寂。诗人在欣赏宫廷的奢华之余,感受到对自由自然生活的渴望,描绘了官场的冷漠与乡村的宁静。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与无奈。
这首《鹎鵊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皇家生活的奢华和清晨的生机,同时流露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开头的“龙楼凤阙郁峥嵘”描绘了宫殿的雄伟,暗示了权力的巅峰,而“荣宫不闻更漏声”则揭示了在这奢华背后,时间的流逝却是无声无息的。接着,诗人通过“红纱蜡烛愁夜短”,表现了对短暂时光的惋惜,夜晚的愁苦与黎明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在细腻的描写中,诗人对“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朝堂之上官员的忙碌与权力的游戏。而“此鸟飞从何处来”则引发了对自由与自然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询问,这种繁华的背后,究竟失去了什么。最后,诗人以“可怜此乐独吾知,眷恋君恩今白发”总结,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与对逝去青春的惋惜,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构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既有宫廷的奢华,也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与深邃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权力和时间流逝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复杂,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悟。
《鹎鵊词》是哪位诗人所作?
a) 李白
b) 欧阳修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金井辘轳闻汲水”表现了什么?
a) 富裕
b) 寂寞
c) 日常生活
整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思考
解读: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但《鹎鵊词》更注重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而《登高》则更倾向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