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3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31:20
有芸黄其华,在彼众草中。
清香濯晓露,秀色摇春风。
幸依华堂阴,一顾曾不蒙。
大雅彼君子,偶来从学宫。
文章高一世,论议伏群公。
多识由博学,新篇匪雕虫。
唱酬烂众作,光辉发幽丛。
在物苟有用,得时宁久穷。
可嗟凡草木,粪壤自青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植物的美丽,它的黄色花朵在草丛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的香气浸润着清晨的露水,花色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幸运的是,它依偎在华丽的堂宇荫下,曾经一眼望去并不被忽视。那位高雅的君子偶然来访于学宫,文章才华超群,议论中压倒了众多公卿。广博的知识让他成为了新篇的作者,而非雕虫小技。与众多作品的唱和中,他的光辉从幽暗的丛林中闪耀出来。在有用的事物中,宁愿在适当的时候保持贫穷。可叹普通的草木,因为施肥而变得青翠和繁茂。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在散文、诗词等多个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以其清新自然的文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为和圣俞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植物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雅品德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暗喻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与交流。
《和圣俞》是一首颂扬文人雅士风范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哲理的升华,展现了作者对知识与才华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以“芸”的花朵为切入点,象征着文人的才华和灵魂。在繁茂的草丛中,诗人找到了那一抹黄花,仿佛在探寻世间的真理与美好。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清香、秀色、春风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中提到的“君子”与“文章”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文人的崇高理想。作者通过对比“华堂阴”的优雅环境与“草木”的普通,表达了对高雅和实用之间的思考,透出一种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及哲理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花的美丽、文人的高雅,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自然的赞美,强调在有用与高雅之间的平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和圣俞》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君子”象征着什么?
A. 普通人
B. 有德行、有才华的人
C. 平凡的草木
D. 贫穷者
“在物苟有用,得时宁久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物质的超然
C. 对名声的渴望
D. 对权力的追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