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4
采桑子
作者:陈永正
波痕新上南沙渚,已是茫茫。
不见苍苍。
白露从今不作霜。
相思先到平桥外,
多少春光。
此际难忘。
鸭队趱波似旧乡。
这首词描绘了南沙的水波刚刚泛起,景色显得空旷迷茫,已不是往日的苍翠。随着白露的到来,天气变得凉爽,不再出现霜冻。思念之情早已在平桥外萌动,春光似乎也在此时难以忘怀。鸭子在水面上追赶波纹,仿佛让我回到了故乡。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活跃于当代诗坛,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语言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一个秋天,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把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致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采桑子》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南沙水域的秋日景色。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开篇的“波痕新上南沙渚,已是茫茫”通过视觉的描绘,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空旷、宁静的环境中,表达了秋日的萧条与孤寂。接下来的“不见苍苍”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感,似乎在 lament 过往岁月的美好。
“白露从今不作霜”则是时间的流逝与天气的改变,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思念的加深。而“相思先到平桥外,多少春光”则是对故乡和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悱恻而真挚。结尾的“鸭队趱波似旧乡”用鸭子的形象呼应了乡愁,带有一种温暖的怀旧情绪。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诗意,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之间的深厚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露”指的是哪个节气?
诗中“鸭队趱波”中的鸭队象征着什么?
诗中的“茫茫”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