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7:29
群雄走野逐鹿,一士入海骑鲸。不听安期画策,便知子羽无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场景:许多英雄豪杰在野外追逐着鹿,而有一个士人却勇敢地入海骑上鲸鱼。他们不听安期(指安期生)的谋划和计策,结果可想而知,子羽(指子羽,意指那些有志之士)无所作为,无法成就大业。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舜,号石庵,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气魄雄浑、风格豪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危机四伏,士人纷纷追求功名,而刘克庄则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有志者无所作为的惋惜。
《又六言二首》通过对比群雄逐鹿和士人骑鲸的情景,展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诗中“群雄”象征着那些急功近利、追逐名利的人,他们在广阔的野外奋力追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浮躁与功利。而“士”则是一个反差,他选择了骑鲸入海,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理想的精神。这种选择不仅仅是对环境的逃避,更是一种勇敢的探索。
诗的最后一句“不听安期画策,便知子羽无成”,则是对有志者的深刻反思。安期生的谋划象征着理智和智慧,而子羽的无成则暗示了即使有志之士不听从智慧的引导,也难以实现他们的理想。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英雄豪杰的敬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当时士人追求理想与实际成就之间的反思,强调智慧和理智在实现理想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不同人生态度的描绘,传达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安期”指的是谁?
“群雄走野逐鹿”中“逐鹿”有什么含义?
诗中“子羽无成”指的是?